第165章诀别殷勤语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看,鄙夷道:“吴儒,卖主求荣之辈!”

“朕如此安排是否妥当,请母后指教!”

庾太后虽无心朝政,放手让成帝去处理,毕竟还有临朝听政之权。因而,下朝后,成帝不敢怠慢,匆匆前往崇德宫,给太后请安,顺便说说江州刺史之事。

庾太后搬出当初明皇帝的劝诫,告诉成帝,为君者不必诸事躬亲,但要有股肱辅弼之臣。既要敢于任事,又须善于平衡。她很久没有听政,但也听说地方州郡一些要职都有王丞相的身影。

真正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世上没几个人。凡事都须有节制,若任由一方做大,必将影响到君权。

“母后教导,朕谨记在心!”

成帝回到寝宫,还沉浸在温峤的死讯之中。

忽然想起,此前,温峤曾让他代为转交一封书信给桓温。现在温峤没了,桓温是死是活无从得知,心里萌生出不该有的想法,他对这封信产生了好奇。

展开黄绢,字字隽秀而不失遒劲,句句温情而不失豪迈。成帝边读边拭泪,顿觉摧心肝,起波澜!

臣峤启奏陛下:

臣总角之年,便追随姨父刘琨征战北方,驰骋中原,亲眼见到大晋多少遗民在胡人铁蹄下挣扎,在皮鞭下劳作,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晋室南渡,臣毅然来归,尽绵薄之力于先帝,效犬马之劳于陛下。陛下励精图治,勤政为民,新政之功,卓有成效,我大晋中兴之期,指日可待。

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臣也时刻梦想着,有生之年,能再次辅佐陛下中兴晋室,强我根基。有朝一日,挥师北上,饮马黄河,驱逐胡虏,还于旧都。

然,天不佑我,臣刚过不惑之年,已然油尽灯枯,突显垂死之兆。

曹孟德有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寿之修短,臣不以为恨;膝下无子,后嗣乏人,臣不以为叹!

北马依风,狐死首丘。臣之恨,再也等不到我大晋中兴盛事,臣之叹,再也没有机会陪同陛下一道欣赏大晋之壮美河山。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亦悲!

臣临殁之际,斗胆陈奏一事,能实现臣之夙愿者非桓温不可,能为大晋饮马黄河还于旧都者非桓温不能。如果桓温还活着,烦请将此信转交于他。

臣叩请陛下善待桓温,如善待臣一样。陛下如能善用之,则桓温未来之功,将十倍于臣。

愚言至此,臣已老泪纵横,不可即止。濡湿黄绢,实为不敬,然若再重书,已无力挥毫,乞陛下见谅!

臣再拜顿首!

成帝读罢情难自已,涓涓泪滴打湿了黄绢,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徐州,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巍巍矗立,还保留着五百年前的沧桑和悲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