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体察!”
“爱卿,但讲无妨!”
桓温将沈劲唤到身旁,如实禀报了沈劲的家世,成帝感慨万千,有心宽宥。
“陛下,沈家被列入刑余之家,然而他非但没有怨愤,反而随臣一道平叛苏祖二贼,在北地又多次抵御胡虏。这一点,郗鉴大人及徐州将士有目共睹,所以,臣请陛下予以考虑。”
“万万不能应允,陛下!”
未等成帝开口答应,庾亮抢先抓住话柄,他要阻止成帝的恩旨,当然有自己的用意。
他说起,去年初秋滁州通往寿州的官道之上,寿州长史吴儒在赴任途中,满门惨遭杀害,数人毙命,血溅官道,来往行人纷纷侧目,贻害颇深。
经查,凶手就是沈劲,光天化日之下杀害朝廷命官,影响极坏,断不可枉纵其罪。
再者,其父沈充乃王敦叛乱之急先锋,骨干之贼。先帝曾亲自派人降服,然此贼辜负天恩,拒不归顺,且罪孽深重。
如果赦免其家,无法警示后人,惩戒来者,望皇帝详察!
庾亮对沈劲其实并无过节,甚至根本就不甚了解,之所以要大声疾呼,阻止成帝开释,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桓温。
一则提醒成帝,不可乘兴感情用事,让桓温一再得宠;
二则,降低桓温的影响,让沈劲甚至桓温身边的其他人明白,桓温加封,他奈何不得,但亲随要想受宠,仅凭桓温的力道还不够。
如此一来,既能挑拨分化桓温和麾下的关系,又能给自己树威。
庾亮使出这样一个阴招,不可谓不毒,后来确实收到了成效,导致手足惨死,让桓温痛苦了大半生,也成为他报复庾家的重要原因。
庾亮嗓门很大,所说的又无可辩驳,成帝尴尬了,又不忍心辜负桓温。
没办法,只能当个和事佬,折中一下。
“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也不便率意而行,这样,沈劲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故而可以赦免其杀人罪行。至于赦免其家,撤销刑余之身,容其戴罪立功后再议。”
桓温见此,也不好为难成帝,眼下也只能如此,反正今后战事多得是,让沈劲立军功不在话下。
通过此事,桓温清醒的认识到,揭下面具袒露身份的那一刻起,各种明枪暗箭将会纷至沓来。
庾亮就是此中的最大推手!
可是,他也没有料到,庾亮在皇帝面前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皇帝明明痛恨庾亮,为什么还要这般维护他,难道就是因为太后依然健在?
桓温此时还不知道,木兰就是被庾亮巧施诡计连哄带骗送到了宫中。
盛宴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直至华灯初上才曲终人散。
觥筹交错面前,笑逐颜开背后,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