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张扬,整合一千余名守卒,挡住飞熊军一整夜。
到时候,夏侯惇、夏侯渊、曹纯等猛将应该已经到了,而丁公也应是如此,只要一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所有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禀都尉,武库内还有两百根滚木,六十块万斤巨石,可要命人出城收集一些金汁?”
刚下关楼,来到城垛处,一名身披鱼鳞甲的校尉就跪在陆离面前。
他三十岁上下,身材颀长,两颊处颧骨很高,给人一种刻薄之感。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美髯,修理得极其规整,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一看便知平时是下了功夫保养的。
“张敬?”陆离有些疑惑。
闻言,张姓校尉赶忙笑道:“长官好记性。”
“这金汁……不收集也罢,时间上恐怕来不及了。”陆离吩咐道:“这样吧,你带人去把车弩推上城楼,再叫工匠检查一下投石车。”
“诺!”
看到此人离开的背影,荀彧摇了摇头,根本不用担心这家伙会在关键时刻叛节,他是标标准准的阉党——
张让之侄。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身为十常侍之首,张让发达了,怎么可能忘记自己的族人,要知道,对于没了生育能力的宦官来说,亲情尤为难得,因此,族人只要没瘫、没病、有野心,张让全部给安排了官位。
而这张敬就是个泼皮无赖,啥本事没有,直接做了五百石的守关副尉,平时只需干好一件事:找原守关都尉的麻烦,让他不痛快。
但是,随着陆离奉诏接替都尉一职,并带来张让亲笔手书,张敬直接变了个人:安抚士卒、清点武库……
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兄长,六百训练有素的县兵悉数赶来。”赵云拱手禀告。
“可有骑兵?”
“有。”
也许是天赋使然,赵云最擅长带骑兵,而函谷关内只有一百骑卒,数目实在太少,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因此,陆离才会关心征调来的兵员中是否有骑兵。
“渑池、新安两县均养有官马,共募得骑卒三百,步卒三百。”
“成色如何?”
赵云略作思索,斟酌道:“尚可。”
听他一说,陆离瞬间明白了潜台词:可堪一用,但也别抱太多希望。
“禀将军,一名自称张扬的武人求见。”
“快请!”
顾不上多言,陆离与赵云并肩下去迎接。
此人同样是并州军出身,后来因为先帝征召天下豪杰担任蹇硕的偏将,被丁公派往雒阳,而蹇硕让他暂行军司马,幸亏张辽临行前提了一嘴,给陆离多添一张底牌。
“陆将军、赵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真容了。”张扬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