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失落较为相似的情绪。
柳蔓微微皱眉,强行将这股古怪的感觉驱除体外,转身朝卧室走去。
很快,房间里吹风机的声音重新响起。
……
“我这位学长当初可是学院的传奇人物,现在在同济上班,估计过不了几年,就为成为同济最年轻的副院长,也是神经内科领域方面的专家,他对als也很有研究,导师也说让我来找他聊聊。”
出租车里,柳蔓介绍道。
虽然是第一次来京都,但陈良自然也很清楚,同济是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
什么叫差距,这就是了。
董冬结婚那会,他们大学同学聚会,那都是互相攀比,吹牛逼,可看看柳蔓。
同学学长几乎都是医疗领域里的大牛人物。
来到同济,陈良和柳蔓下车。
可以看到,前来同济求医的人川流不息,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并不是京都人,而是来自五湖四海。
“您就是柳博士吧?郑主任让我来接你,请跟我来。”
来到门诊部,门口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立即走了过来,和柳蔓握了握手。
在他的带领下,陈良和柳蔓来到了一间办公室。
“郑主任目前应该还在坐诊,两位稍等一会,喝茶吗?”
“不必了,我们等等就好,你去忙吧。”
“好的。”
应该是助手或者实习医生的年轻人走了出去。
“你学长确实挺厉害的。”
陈良看着挂在墙壁上的一张张荣誉证书。
“那是当然,曾经在读博的时候,学长还代表北大去扶桑交流过,扶桑方面许下优厚的条件想要留下他,可是却被他拒绝了。”
柳蔓对这位学长似乎比较推崇。
“郑学长说过一句话,当时在北大医学园轰动一时。”
“什么话?”
陈良略带好奇。
“他从扶桑回来后,在院里开交流会,有人问他,为什么扶桑给予他那么好的条件,他还选择回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在哪不都是一样吗?”
“他很直接的回答道:医学虽然没有国界,但是医学者有国籍。”
陈良一怔。
虽然未曾见过,但对对方的一种敬意便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
如今这个社会,学历和品行根本无法画等号,诸如北大隔壁的华清,就和留学预科院似的,人才流失异常严重,出去的学生大部分都选择入了外籍,如此有家国观念的当真不多见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一阵说话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听上去,人貌似不少。
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