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美味,卖出的价格还会更高,完全能够发家致富了。
当然,对于莫长风来说,只要能够让父母、妹妹过上好的生活,钱对他来说并不需要太多,太多了就变成了数字。
转了一圈回来,莫长风走到三棵百年老梨树下方又停了下来,看着脚下巨石眼睛亮了起来。
莫家的屋后有一块巨大的石坝,而三棵百年老梨树就生长在石坝边上,如今树荫已经将大半个石坝都遮挡住了。
“这个地方倒是可以建一个亭子,不然就太浪费了。”莫长风自言自语地说。
这里的位置还是比较高的,又正对着纯阳峰,建一个亭子的话,也方便他每天凌晨在这里修行。
莫长风有了想法后,瞬间神念笼罩了整个五仙山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仔细地搜索着,很快发现在龙贯峰的背面斜坡上,生长着许多大楠竹。
这些大楠竹都是野生的,密密麻麻占了两平方多公里的山坡,其中一些楠竹足有碗口那么粗壮。
而周边的村民,有时候也会去砍一些楠竹自家使用,所以莫长风要用一些丝毫没有问题。
早饭后,父母都去地里劳作了,莫长风便来到屋后,开始清理树下的石坝,因为石坝有些高低不平,而要修建亭子,至少底部要弄得平整一些。
莫世福年轻的时候学过石匠,因此家里有齐全的石匠工具,莫长风便带着这些工具,开始在石坝上面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
半天时间,梨树下的石坝就平整出来二十多平方,而且还打了一些饭碗大小的孔洞,深约一米以上。
下午,莫长风带着柴刀去了龙贯峰那边,进入陡峭的山坡间,挑选出一些自己需要的大楠竹,全部都是非常笔直的多年竹子。
到了傍晚,莫长风扛回来一捆楠竹,是截断成三米左右长短的,有十多根,至少两三百斤,被他轻松的扛着回来了。
“长风,你这是干啥呢?”
“是呀,你砍这么多楠竹回去,是用来修鸡圈吗?”
在路上,许多村民都看到了,纷纷好奇地问莫长风。
“不干啥,修个亭子好乘凉。”莫长风淡笑着说。
连续一个星期,莫长风都在忙着这件事情,先后弄回来一百多根碗口大小的楠竹,在屋后的石坝上堆了一大堆。
随后,亭子的四个柱桩立了起来,每个柱桩都是三根楠竹并在一起的,中间被莫长风用特殊手法紧紧连在一起。
然后架上横梁,盖上顶盖,下面离地半米左右架起底面,全部都是用楠竹拼成的。
而且,莫长风还将凉亭的顶盖四周做成了翘檐状,远远看去如同一朵青色的伞,耸立在三棵三年老梨树之下。
莫长风建好凉亭后,还做了一张楠竹桌子,放在凉亭的中央,周围还有四个凳子,加上凉亭周边也有一排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