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什么别人一个月就能做出一个行业top1的单品,而你们不行。”
“不要给我找借口,我这里只看实力。后面我要和一些商家一个个的过计划,费用这块儿该投必须得投,不投的让老板给我打电话。”
溪流在商家群里经常有这种发言,大家也都习惯了。
不过大多时间,大家都比较安静。
但嗨爆这一波操作,也让部分商家,察觉到了这个单品的潜力,不是所有产品销量拉上去之后,能稳得住的。
而天猫超市上几个同款,行业那边就是数十个,上百个了。
大多数的商家,都会盯着自己对应类目的行业爆款,在看到嗨爆的单品连续多日,甚至连续多月的冲进去爆款榜单时,日常搜索也在不断稳步提升,立刻就开始复制上同款。
甚至用起了和王岩相同的套路。
王岩的嗨爆活动价干到19.9,他们就把日常价直接干到19.9。
再把包装设计,规格之类,尽量和嗨爆相似。
前期先薄利多销,把基础梁做出来嘛。
部分商家实力强点的,和工厂谈一下。
“支持一下,你看嗨爆这个单品,月销4w+呢,我们彼此各承担一半的活动费用,把销量拉起来。”
然后成本就成15块钱,这些商家的就变成了13,12,甚至10元左右。
活动价格,也随着成本的下降,不断下降,品质嘛,毕竟公司总不能做慈善吧,工厂还要发工资的吧,少亏一点还行,亏的多了,那不可避免的就是品质下滑。
随着商家们参与的越来越多,产品的热度也在不断突破原有的高度。
再加上大多数的产品口感确实还可以。
就这样不断地形成正向闭环。
整个市场随着老客户的不断沉淀,好像滚雪球一般不断放大,以每个月30%以上的环比增速在疯狂攀升。
“头部,这就10w+了....“王岩家的很多运营,可以说是亲眼看着整个类目在短短半年时间,从一个中等类目爆发式的成长为一个大类目。
王岩的嗨爆因为是第一个推爆的单品,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先发优势。单品的销量在5月份的时候,终于突破了10w+,而这里面,淘客和直播的销量占比达到5w左右。
猫超就单这一个产品,单月销售额就达到了230w+,成为速食类目的绝对top1商家。
代价?也就前几月砸进去了八十多万,最近俩个月已经开始有盈余了,不过还不多,毕竟竞品追得还算很猛的,没办法放松下来收割市场。
“王总,下个月我们活动力度要不要收一收,毕竟下个月就是618了,到时候叠加平台卷的时候,可能又不赚钱了。”有运营嘀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