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海合伙开行

作者:湖州小老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犬子哪有刘贤侄那么能干,大小事都要我亲自张罗。我提议由刘镛贤侄丝行一手出纳。

张聿屏也无奈地说:邢兄言之有理,刘贤侄为人人人皆知,反正,我们每年到年只顾拿利就是了。

刘镛说:后辈涉世尚浅,承蒙两位长者抬爱,按理说,后辈跟着两位才是。

邢赓星说:贤侄不必推辞,就这么定了。

不久“邢正茂丝行“分行在上海小南门开业。

秋丝收购已经尾声,丝行渐渐淡季。

刘镛回到南浔。

在大庆楼茶室里,刘镛、邢赓星、张聿屏三人在一边喝茶,一边商量事情。

刘镛说:两位长者,按照今年情况看,明年春茧,势必会出现春茧大战。

邢赓星看着刘镛,反问说:何以见得?

刘镛说:您想想,今年开始行情萧条,谁都不敢收购。谁知‘刘恒顺’看准了季节的原因,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明年,势必大家会仿效。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几家,外国人也要做生意,谁还怕库存?

邢赓星说:那贤侄有何高见?

刘镛说:按后辈之意,不妨先把辑里村一些农户明年的春茧预订一部分,先付一些定金,那样,到了明年春季,就不怕收不到春茧。

张聿屏说:主意虽好,但不确定因素尚多。如春茧减产,如何是好?价格如何确定?先付定金,那么一笔资金如果放在义庄,利润也不薄,这也要财务成本核算。

刘镛说:张叔所虑之事,后辈已有所思考。我们预定每家往年的三分之一,除了贡丝,再减产,这个额度保证不难;价格按今年定价;财务成本,何论增产或减产对我们利大于弊。三分之一的春茧已在我们门下,还怕它春茧大战?

邢赓星说:阿镛贤侄,深谋远虑,我看可行。

三人商定,由刘镛执行。

初冬季节,天气已有几分寒意。

刘镛走在乡间田埂上,望着一些老农在修剪桑树,有的在桑树地里掩埋羊肥。刘镛在憧憬着明年春茧的场景。

来到辑里村,刘镛见一位老人坐在门口竹椅子上晒太阳。上去就问:请问这位大叔,宋洪生家住何处?

老人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刘镛,说:你找宋洪生?宋洪生就是老朽之子,这里就是我们家。

刘镛哦了一声。

老人向屋内叫:洪生,有人找!

宋洪生从内屋出来,一看是刘镛高兴地说:哦呦,早晨门前喜鹊咋咋地叫,原来是刘东家贵人大驾光临,快进屋里坐,屋里坐。又转身对老人说:阿爸,这位就是刘东家。

老人以惊喜的目光看着刘镛。

刘镛说:伯父贵体想必好多了?

老人说:托你之福好多了。

进了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