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是一眼就看穿了?朱郎,这可是欺君啊,杀头的。”
童贯倒是没有赞同张窦的话,而是笑着说:“确实,若是能组建起来,那这等巨大的规模,只怕,千金难求了,只是,这该如何组建,实在是有些困难。”
朱冲笑着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朱冲拍拍手,随即给几人使了眼色。
几个人便走到僻静处。
张窦兴奋问道:“朱郎,你又有什么想法?”
朱冲的想法很简单,这打捞实在困难,那所谓的盘固侯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是两说,毕竟,眼下自己所处的是不是华夏的大宋还不一定,所以,不能固步自封,每一步怎么走,都需要自己去策划。
眼下,想要吧这些石头严丝合缝的组建起来,只有一样东西能做到。
那就是水泥。
眼下的大宋,想要制造水泥,工艺水平,完全能达到。
这大宋的工业,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朱冲不担心工艺,只是有些复杂。
这水泥,朱冲也不是太了解,但是水泥的理论制造工艺,朱冲还是知道的。
想要制造水泥的三要素。
石灰石,黏土,和铁矿。
这三样东西,大宋遍地都是。
然后将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磨成生料。
接下来把生料煅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称为熟料。
最后把熟料和铁粉或铁矿渣同磨就得到水泥了。
朱冲随即问道:“我平江府,有炼铁的地方吗?”
张窦无奈一笑,问道:“朱郎,你不会真的想用铁水把这些金石组建在一起吧?必定杀头。”
朱冲笑着说道:“不,不是铁水,而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需要从冶铁中获得,你且说,我平江府可有冶铁之处?”
张窦倒是不再玩笑,而是认真起来,想了一会,便说道:“我平江府倒是没有“邱冶务”的铁制工厂,但是徐州有,因为徐州有大量的铁矿,而在东坡治理时,又发现了石炭矿,所以,我朝便在徐州设置了利国监。”
朱冲啧了一下,这两浙路,平江府,可真是个好地方啊,有铁矿,煤矿,只是产量有些愁人。
等日后有机会,改善一下开采技术,提高煤炭的产量,将这煤炭普及,大宋的冬天,可就好过多了。
朱冲立即问道:“规模如何?”
张窦立即说道:“拥有冶铁工人四千余名,规模着实可观。”
朱冲点了点头,这规模有了,倒是可以试着生产水泥了。
若是小作坊,只怕是不能的。
因为制作水泥是个极其复杂的工艺,以人力为主的社会,必须要靠大规模的人力生产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