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登陆火星的第一句话

作者:清风寨一把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到了决定宇航员人选的时刻。有小道消息说,bipu公司的计划是由两个男宇航员执行任务。

孔子梅首先就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她甚至打好行囊,准备回府。

但是,临到最后,有一个“神仙”牌保险t公司要做广告。由于价钱不少,公司就考虑一男一女的模式,但究竟是谁,公司正在考虑当中。

选定了一男一女模式是对的,总不能让两个大男人代言保险t吧?

基地在讨论人选时非常头疼,在12名准宇航员中,男性9人,女性3人,究竟谁去呢?

能够成为宇航员,应该是从5万多人中选出2人,概率非常之低。甚至比美国正式宇航员选拔还要严苛。

在美国,比如2017年美国航天员的选拔,是从1.83万人中选出8~14人,如果按满额录取计算,成为候选航天员的概率只有0.08%。

就是比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哈佛大学录取率在5.9%也要大74倍!

说实在话,12人的心理、生理、长期的表现,都符合宇航员选拔的要求。最后,根据基地和公司的投票,选定了四人。

最后一刻,主任最后一锤定音:就让郑日强和孔子梅两个去吧,最后的训练我们看到,他们富有团队合作精神,为人善良,这是在宇宙探索中不可或缺的。

更为主要的是,郑日强也有医学背景,孔子梅也有植物生产背景。这在登陆火星的实验有可能用到。

这回2人名单,就这样戏剧性定下了。

至于说他们的火星之旅,有可能用到郑日强的医学知识,是因为登陆活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观察人类胚胎在太空的生长情况。

一直以来,人们都疑惑,在太空,在火星、土卫六、月球等外星球,我们能不能创造出新的人类?

至少我们从对老鼠的研究中得知,在微重力环境下是可能的,但是,在微重力环境下的人类分娩,可能并不那么顺利。

太空和外星球会对成人身体造成损害,包括肌肉和骨骼密度损失、激素变化等,这些如何影响发育中的胎儿,都是需要研究的。

太空环境中的辐射,又是太空胚胎需要面对的另外一项挑战。

这样的孩子,即使能成活,会不会成为太空的“异形人”?像电影哥斯拉?

如果人类的容貌发生改变,那还是人类吗?

所以,人类胚胎在太空中的发育,就是他们要进行的一个最重要的实验。

这是太空移民之前一个重要的举措,如果那么孱弱的胚胎都能在危机四伏的太空很好生长,那么太空移民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之前,人类为之进行了长久的试验,这种研究历时30年,有3次重大实验:

第一次是1996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49枚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