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陈立的决定

作者:死宅胖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蝴蝶是自由的》是改编自百老汇著名话剧《蝴蝶春情》。它讲述一位生长在母亲精心呵护下的失明青年多纳德,为了自由和理想毅然离家独立生活,在遇到性格开朗却对爱情婚姻缺乏信心的邻居吉欧时,发生的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这部剧曾在1970年第一次演出时,就获得众多好评,并且荣获当年美国戏剧与话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的三个提名。被改编成电影《蝴蝶小姐》后,更是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所以在冯副院长提议创作新剧时,就想到了这个话剧。希望陈立能够在2008年春节,将这部话剧作为新春贺礼完美的呈现出来。

陈立在接过领导布置的任务后也是殚精竭虑。

为了能够让这部剧更贴近华夏观众,陈立不仅请了北电文学系这几届最优秀的学生楚然帮忙修改剧本,甚至还邀请了中戏著名的戏剧文学系教授张宪帮忙指导。

演员方面也是费劲心思,除了按照燕京人艺的要求从在校生中挑选出几位优秀的学生外,更是准备邀请人艺成名依旧的几位老戏骨帮忙挑大梁。

如果不是因为妻子的竞聘结果悬而未决,陈立现在就已经开始召集演员进行排练了。

然而就是因为这次的耽搁,让他发现自己有了更好的选择。陈立知道自己遇到了比《蝴蝶时自由的》这部戏更适合的话剧剧本。

《蝴蝶是自由的》这部话剧固然优秀,但是他里面所表达的欧美式的价值观与爱情观与华夏传统不符。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太小资不接地气。

就拿中外有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比较,前者故事中所表的爱情会让现场的观众为之动容,但也仅仅是旁观者的恻隐之心而已。反而没有后者更能打动华夏观众,尽管前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气要高于后着。这也是为什么《茶馆》、《雷雨》能做在国内话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道理。

作为北电一名优秀的导演系毕业生,陈立也有着自己的野望。他并不仅仅是想要考个人艺编制后就随遇而安,而是想在有了人艺的身份后,可以让自己能够进入资源更加丰厚的“京圈”,那时候才是自己一展所长的时刻。

在国内娱乐圈也一直流传着“京圈”、“沪圈”、“港台圈”以及“西北圈”这个说法,而其中又以“京圈”最为神秘,资源也最多。

然而当你真正进入这个圈子后,你才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京圈”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完整体,这里面也有着不同的派系。有借助父辈特权最早进入这一行的高干子弟派,有曲协、满蒙文化研究的派,还有以中戏、北电以及人艺而组成的学院派。

陈立加入人艺除了是能够解决自己燕京户口问题外,更多的是想要融入这一派系。陈立想要通过话剧的执导,让这些学院派的大佬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然后才真正有机会拿起导演的话筒,这对于陈立来说是一个尽快成名的捷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