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调研

作者:何千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交谈中自然流露出了一丝尊重。

王大海对夏云杰倒是没怎么套近乎,想来他这样的硬汉,对书生这类人物还是抱有一些怀疑的。

几人寒暄了一会儿,周静芳就先去村子里几户超生钉子户家走访去了。

这位大姐对镇里几个村的钉子户都已经知根知底了,不用村里人当向导,自己就能摸到人家家里做工作。

周静芳走后,王大海有些不放心,让手下两个年轻后生跟着去了。

毕竟周静芳是镇上的干部,这要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出了点事,他这个村支书也别想干了。

看着自己信任的两个小伙子匆匆而去,王大海总算是松了口气。

似乎是觉得自己有些怠慢了,他连忙转过头来,对夏云杰和杨红苕一笑道:“不好意思啊,杨主任、小夏干部,让你们久等了。我这就带你们去村里的供销社去。”

对于供销社这个名词,夏云杰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1995 年二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这个决定要求“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必须坚持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必须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

可以说,国家政策对供销社的倾斜还是很明显的。

只是,那个年代很少有人懂得居安思危,没有趁着大好时机将供销社搞活搞强。

风光了不到三年之后,供销社制度就湮没在私有制的茫茫大军之中了。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重来一次的机会,夏云杰很想试一试能否为这个供销社制度带来一丝变化。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是很乐意将其发展起来的。

因为他很清楚,供销社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的变化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小王村供销社是厚桥镇供销社的下属单位,属于集体性质。

其负责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同志,叫潘志刚,有点秃顶,但人很和气。

王大海带着夏云杰和杨红苕进来之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笑道:“老潘,杨主任就不用我介绍了吧,咱们镇里的财神爷。这位小夏干部是刚刚分配到咱们厚桥镇的大学生,和杨主任一起下来调研来了。”

潘志刚闻言,连忙和杨红苕、夏云杰热情的握手寒暄。

杨红苕他是认识的,可是这位小夏他还是第一次见面,难得又是这么年轻,潘志刚自然多看了几眼。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夏云杰对潘志刚笑了笑,指着供销社里的几瓶沾染了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