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杨红苕的思路

作者:何千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的事实证明,夏云杰是真的有远见卓识。

正泽公司的人第一次来考察的时候,可不止走了小王村。

几乎镇长所有桑蚕养殖成规模的村子、自然村,人家都是跑过一遍的。

但最终的结果,正泽公司的人唯独对小王村的桑蚕养殖水平给出了高评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次镇上桑蚕养殖合作社成立,小王村才一举拿到了三个理事的名额。

其中,还包括了社长王巧云。

归根结底,小王村的这些好处,都是夏云杰给带来的。

而现在,已经官至经发办主任的他,又为了王巧云找助手的事儿积极奔走。

这一点,杨红苕相信整个镇上的干部都没几个人能做到的。

将心中的这些思绪暂时放到一边,杨红苕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和正泽公司的合作已经正式展开,巧云妹子这个社长越来越忙,是可以预见的。”

“给她安排一个助手,当然十分有必要。”

停顿了一下,杨红苕又接着说道:“咱们厚桥镇拥有会计证书的人,应该还是有不少的。但是大部分,不是进了银行,就是已经有工作了。要么,就是去了县城的单位。”

“一时半会儿想要给巧云妹子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助手,还是很有难度的。”

听着杨红苕的侃侃而谈,夏云杰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位杨副所长说的难处,他也是知道的。

因为厚桥镇太穷的缘故,教育本来就有些跟不上。

好不容易有几个村民家里,出了中专、高中学历的人才,也几乎在毕业的第一时间,出去找工作了。

留在镇上、村子里的,真是极少极少。

偶有例外的,比如王巧云吧。

她是高中毕业之后,不愿意给别人打工,自己搞的桑蚕养殖产业。

但是像她这样,同样拥有类似学历的人,真是太少了。

就算有,人家也未必瞧得上桑蚕养殖合作社开出的这么点工资。

就在夏云杰暗暗感慨的时候,杨红苕就又开声了。

“我倒是觉得,直接找这样会计专业的人难招的话,不如来个‘曲线救国’……”

听到这里,夏云杰的脸色就是一滞。

他当然明白杨红苕讲出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只是,怎么来描绘出这条曲线呢?

杨红苕没有继续卖关子,她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云杰,我是这样想的。既然直接找会计专业人才困难,那咱们就放宽条件,给巧云妹子招一两个有初中或是中专文凭的年轻助手。”

“招到这样的助手之后,因为她们有一定的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