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其实这一路她拿出来的东西也不少了,别的人家不说,至少卢桓和卢大嫂是察觉出来一些问题的。
首先,那么炎热的天,蚂蚱饺子就放不住,可是每次蚂蚱饺子拿出来,都跟现包的新鲜饺子似的。
虽有卢父卢母打掩护,卢桓和卢大嫂也不过是看在眼里,也帮着打掩护罢了。
有人问起,卢大嫂就主动说,她们白天在车厢里用蚂蚱干脯现包的。
卢桢把帽子拿出来,给卢母,让她帮她在外面缝上一层灰蓝色布,将里面的粉色挡住。
可这样的活,能瞒得住一直跟着牛车走路的小桃,又哪里能瞒得住卢大嫂?更别说,一直躺在牛车厢内的卢桓了。
卢大嫂看到帽子什么都没说,接过卢母手中做工精致的帽子,说:“娘,还是我来缝吧。”
这么好看的帽子,看婆婆那粗糙的针线活,她生怕把小姑子的帽子给糟蹋了。
卢大嫂确实心有疑惑,只是没想到空间这么神奇的东西,她知道公公婆婆和小姑子身上有秘密,以为公公婆婆的家当比她以为的还有丰厚,藏了不少好东西,也给了自家小姑子不少好东西,怕自己多心,才瞒着她。
其实公公婆婆多虑了,她才不多心呢,想到刚地震那大半个月,婆婆和小姑子对自己的疼惜,卢大嫂低着头的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浅笑,动作细致而麻利的缝制起来。
倒是一直冷眼旁观的卢桓,对家里有多少东西,比卢大嫂更清楚些。
卢大嫂将帽子缝好后,卢桢就收了起来,现在还不到戴羊皮帽的时候。
三天后,他们终于到浊河尽头。
“再往前就是东边了。”卢父手里拿着卢桢户外徒步时用的指南针,“今晚就宿在这吧,把水准备好,明日进关。”
走到潼关县,基本上已经走出震区了。
这边其实依然是震区,只是已经在地震的边沿地带,当时这里也是有震感的,只是受灾情况不像怀安县那边那么大。
卢桢说这次地震波及三个省,疫病又是从西往东南方向传过来,也就是说,地震中心地带,估计还得往西。
从早晚温差,和南方数千的距离,卢父估计,若这个世界和他们前世的大致地理位置相同的话,他们原本的位置应该是处在现代位置的陕甘晋地区,至于具体是哪里,卢父也说不清楚。
他问卢桢,卢桢也茫然。
书中是架空朝代,对地理位置这些也没有详细描写,原主一家逃难也只写了往东和泉城,最后结束于京城,其它地理信息都模糊的很,只能靠猜测。
卢父只能靠他原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猜测。
在他原身记忆当中,关于方位,大多数是按东南西北来区分的,说到具体细节,就是某某城,某某府城,或是关内,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