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不在镜头前,你们能看到我卖了一套衣服给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她说不知道该叫我姐姐还是妹妹,所以我很开心,一高兴我给她便宜到了成本价。”
这方向就对了,我虽然不知道如何销售出一件衣服,但她能理解该如何塑造一个主播的性格。我让她尽量避免谈论一些上学是否骑马、一年洗几次澡等等这样少数人感兴趣却又容易造成地域矛盾并转移主题的言论,她做到了,在介绍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粉丝的好奇心。
现在太早,她并没有进行直播。华雯也快进着看了几段视频,华雯比较高兴,她决定一会儿去看看约尔。
“你多好啊,想着帮助本地的女性,这就已经做到了一个。约尔明显已经和之前在巴扎上摆摊的那个小媳妇不同了。”我想到华雯的初衷,就给华雯说道。
“这个不算,只是碰巧而已,这个顶多是我多了个朋友,也开辟了赚点小钱的渠道。我想找的是可复制性的东西,就是能普遍推广和明显见效的模式。”华雯说道。
“按你这么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日本的‘柳井正’。就是优衣库的创始人。他把一个继承来的家庭裁缝铺做到现在这个世界品牌就是因为坚持了一个理念。”我有点卖弄的给华雯说道。
看着华雯在等待我的下文,我就接着说:“资料上说老柳年轻的时候算是个颓废青年,他喜欢享受和游乐,不喜欢压力和规划未来。但是正因为他不喜欢现实的压力,他的裁缝铺差点倒闭,他及时找对了方向,给自己的服装重新定义了目标,因为这个重新定义的目标,他成功了。”
优衣库的模式很难复制,因为它初始的目标是高尚的。
“首先,他定义的目标人群是所有人。老柳认为他的服装应该是所有的人都能穿的,不分阶层、不分教育程度、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国别,总之他不允许搞出所谓差异化的产品对象。让所有人都穿上舒适的、高质量的服装是他的核心目标。”我说道。
“其次,他不要求跟随流行。老柳认为流行的东西很容易过时,而且设计师受到的局限也会很大,那些不会过时的服装才会吸引人们不断购买。所以现在很难看到优衣库的服装引领潮流,大多都很大众化和日常化,换个角度就是他创造了流行。”我把我看来的东西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第三,他要求做到质量独立性。他对布料的选择比较苛刻,首先是质量选择,他会亲自去查看布料的情况,他认为布料是塑造品牌的最重要的元素,他选的布料都很舒适,而且对部分功能性布料不做过分的宣传。第四是覆盖的广泛性,他生产几乎所有的服装类别,从袜子、内衣到休闲装和正装,人们可以在他的店里买到所有需要的衣服。”我把我总结的内容也加了进去。
“哦,你这么一说到真的是,怪不得优衣库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呢。你的意思是要我往纺织服装方向去做?”华雯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