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做公益的。
“外力给福利院的孩子拍照是个好的想法,就是比较辛苦你。”
“不辛苦,这样我会多一个可选的主题,以后有这样的事一定要叫上我。”尚青云说。
陆续大家都来了,玛依莎、米热、小萨、外力和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把东西一股脑的装上了车,分乘两车朝福利院开去。
“哥,车上怎么这么多馕啊?”米热闻到了味道。
“我早上才想起来没准备礼物,想到南疆的人非常尊重食物,特别是馕,我就买了些,车里还有我们上次买的蜂蜜,蘸着馕吃最合适。”我说道。
“哥,你也太特别了吧。你这次不是要捐款吗?不用准备礼物的。”米热说道。
“我们相互串门,真的会送馕,特别是自己家打的馕。”一个小朋友开了口。
尚青云则回忆她在山里时,馕是最好的礼物。福利院很近,我们到门口又等了一会儿,因为约着和吐尔逊她们一起。
和我昨晚想象的完全不同,福利院的基建设施很好,软硬件条件都不错。应我们的要求,孩子们并没有列队迎接我们,而是在上课。
在接待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大致了解了情况。这里有‘妈妈’照顾孩子,每几个孩子生活在套房里,给配一个‘妈妈’。房间里的设施条件等都和家庭很接近。
吃穿住都不差,甚至可能比外面很多普通人家要好,因为水果和肉蛋蔬菜等均按营养摄入要求来配餐。还有娱乐设施和学习设施,平时就在院里上课,大孩子能融入社会了就送到外面的学校上学。
孩子们统一服装,带孩子们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也都是统一服装。
我把直播还回来的钱加了几千凑够两万,陈琰给了小萨一万,米热捐了两千,玛依莎拿了五千,外力和尚青云拿了三千出来,这样凑了整数的现金。
当妈妈们看到我带的馕和蜂蜜的时候,都有点惊奇。
“喀什最好吃的馕是哪里打的?”我问一个妈妈。
她有点好奇的只微笑不回答,一个孩子依偎在她的怀里,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根本看不出她们不是一家人。
“最好吃的馕是爸爸妈妈打的馕,我想让这些孩子把我当亲人,这些馕虽然不是我亲自打的,但我希望他们能记住有我这么一个亲戚给他们送过馕。”
这其实不是我原来准备的说辞,我本来以为孩子的日子很一般,能吃到刚烤出来的馕会是一件幸福的事。送馕总比送书本、送衣服、送要来的实在,玛依莎说他们搞接待有点频繁,我这个礼物应该是很特别的。
课间的时候,好奇的孩子们还是围了上来,他们大多数比较调皮也很外向,逮着个人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玛依莎和米热开始给孩子们的妈妈化妆,给所有女孩子们化妆。尚青云开始给她们拍类似艺术照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