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了也在所不惜。
“要不然,我们把全部家当迁往江南吧!”一地主满脸害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朱常浩一听,心道这哪行。
你们拍拍屁股都跑了,本王怎么办?
难道还能把王府搬走了不成?
朱常浩连忙板起脸说道:“跑?跑的了和尚跑的了庙吗?你们人跑了,土地怎么办?”
“就算你们跑到江南去了,过两年摊丁入亩就不会推行到江南?”
这话一出,地主们全都沉默了。
倒也是这个道理,跑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的根源现在就在皇帝身上,只要皇帝还活着,怎么折腾都没用啊!
现在这朝廷,里里外外全都是浙党和阉党的人,这两党,全都是保皇的啊!
他们现在是空有一身财力和人脉而无处使,能联系上的人不敢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联系不上的,那就是置身事外了。
沉吟许久,钱立忽然冷冷一笑:
“事已至此,再怎么联络,也于事无补,各家可以回去,尽量以各种名目拖延丁银核酸的期限。”
“一直拖下去,拖个三年五载,没准当今皇帝也学先帝那般,一命呜呼了,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朱常浩点头,问道:“那要是我这大侄子,三五年也死不了,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办?”
钱立笑道:“自古以来,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没了丁银,我等也可联络地方官老爷们,从其它地方克扣田赋。”
“火耗便是极好的一项说辞…”
朱常浩闻言,眼睛一瞪,连连点头,余的地主们也都议论纷纷,很快眉开眼笑,称钱立多谋善智。
钱立也很高兴,脸上肉眼可见的猖狂。
......
汉中城外,官道两侧。
无数的农民百姓聚拢在一起,对告示牌上贴着的告示指指点点,官府有人站在一旁,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解释。
“那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这丁银,我们都不用交了?”一扛着锄头,须发皆白的老者问道。
那官差道:“不是,朝廷这项规定是说,从此以后丁银与田赋都合并上缴,你家的地主老爷,不能再以此名目让你交税了。”
“那感情是好事啊!”那老者这才听明白,顿时眉开眼笑:“那现在丁银还是五年一审吗?”
官差说道:“不是了,现在是每次收取丁银,都要由地方官府和户部层层核算。”
听见这些话,周围的百姓们还是感觉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吗?
自己不会在做梦吧!
这么好的事,以前做梦都不敢梦啊!
在朝廷出台这项改革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