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京报首期

作者:崛起的石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即派番子前往苏州,捉拿李旦及其家人到京师下大狱。

但李旦这人久居岛国,就连家人也让他全部带走,番子们在苏州等了三个多月,望河兴叹,根本没见到人影,只好返回。

没办法,你东厂再牛,也不能跨国渡海,到日本去抓人家李旦的全族吧?

这事便也不了了之…

自魏良卿死后,各地新起的督办司衙门,全都移交给京师南镇抚司衙门,归锦衣卫掌管。

刘侨在任时,征收手段尚且没有什么,可自许显纯做了指挥使后,便是迅速撤换了一批心狠手辣之辈。

这帮人一上任,各地督办司的监察、征收力度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反正无论怎么样,苏州府在天启二年里的《京报》印刷权,是让“聚兴房”抢到了。

聚兴房本来规模不大,但也是苏州本地有头有脸的几家报房,这回朝廷改制,算是让他们给等着了。

精明的商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是要用这个抓舆论,那么朝廷就必然会增加一批相关政策。

印刷权与刊行权分开,这个讯号在商人眼中也很明显,就和明目张胆的招揽“皇商”差不多。

与朝廷合作,只要你听话,好处还怕没有?

早点踏上这条船,才有发家致富的可能!

没抢到合作权的报房看着自家门可罗雀,对方门前却是如此盛况,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的一念之差啊,如今竟然有了天壤之别。”另一家报房的东家含恨道:

“聚兴房怕是要压我们一头了!”

有人满脸写着不服,冷笑道:

“在苏州,谁不知道我们聚隆第一,他聚兴只能排后边,就算和朝廷合作了又能如何?”

“我们一样可以刊行塘报、邸报和官印文书!”

“糊涂!”东家看了他一眼,道:“这些东西,你能刊行,别的报房也行!”

“可是京报呢,每个地方就那么一家才有,朝廷既然免费刊行,那就肯定还给了他们别的好处!”

“你以为跑商的都是傻子?”

听这话,那人无话可说,也转瞬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看着对街的人依然远远不绝,也是叹了口气。

这边冷冷清清,可对街那头的聚兴房,却是忙的不可开交。

黄华堂搓着手,心想这一单买卖做的值,从前还从没看过哪家报纸能引这么多人来抢!

这黄华堂和其它被选上的商人一样,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善于经商,于地方商会有些影响力,这只是其一。

万历四十八年,饷司杨嗣昌曾奏,淮北各府大饥,黄华堂当时就曾带着人去接济难民,设粥棚施粥。

连杨嗣昌的奏疏中还曾提起一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