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齐虽说也不忠于我朝,却有相同的敌人,陛下当恩威并施,使他为大明所用。”
“科尔沁若归于我朝,内喀尔喀四部当为之割裂,加上朵颜诸卫蒙古、泰宁诸卫蒙古,建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朱由校暗暗点头,心中了然。
这新一批的重臣们比起天启初年,的确是都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不仅能支持自己,而且也会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
虽然他们也不能置身于朝中党争之外,可这样的内阁和军机房,已经是朱由校所需要的。
朱由校没什么好说,直接拍板决定:
“就依诸卿所言,下诏让布达齐入京,朕要亲自见他一面。”
“陛下圣明——!”诸臣听到后,赶紧先躬身吹起一波,然后静静等着皇帝下面的话。
朱由校静坐片刻,拿起一盏碧螺春,微酌半口,淡淡问道:
“此役,乌齐叶特诸部主动出击,在苏温河大破科尔沁,堪称忠勇,诸卿有什么想说的吗?”
众人对视几眼,在底下互相讨论了几句,东阁大学士魏广微站了出来,斩钉截铁地道:
“陛下,应该重重的赏赐他们!”
内阁首辅韩爌老成持重,这次也发表了意见:
“苏温河一战,大涨我朝声威,陛下该当明令嘉奖,传首九边,下诏以震慑建奴。”
朱由校没有理会韩爌,只是望向魏广微,颇有兴趣地问道:
“哦?”
“那你来说说,应该怎么个重赏法儿?”
皇帝的话里破天荒地带着“儿”字音,魏广微眉头一皱,发觉事情不会简单,他迅速地在心底整理思路,然后飞快地想了一下,恭敬说道:
“回陛下,臣觉得,在福余卫之战前,许多蒙古部族,要么隶于林丹巴图尔之下,要么就是被迫倒向后金。”
“至于泰宁、朵颜诸卫,也都是些墙头草,只要风向稍有变化,他们就会随风而倒。”
“宰塞此战,是部族存续之战,战胜科尔沁后向我朝报捷,就是表露倾心归顺之意。”
“臣觉得,这个时候朝廷不该吝啬上次,不仅要重赏宰塞,还要重赏炒户儿等参与此战的部族。”
“既能拉拢草原各部的人心,也能彰显陛下之仁圣。”
说着,魏广微顿了顿,然后又道:
“臣听闻,炒户儿部的领主哈利图的儿子孟哲战死,朝廷大可以给孟哲一个死后封赠,以拉拢哈利图。”
“如果福余卫日后有变,这也算留个后手。”
朱由校听到这里,失笑问道:
“这样做,岂不是会让林丹巴图尔觉得朕在撬他的墙角?”
闻言,魏广微颇为不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