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对抗双方的敌人荷兰人,不知贵国的皇帝陛下觉得如何?”
张维贤的确被这一问给问懵了,站在那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他实在不懂这夷人话里的所谓军事同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听不懂,自然也就没法回话。
徐光启经常和传教士们混在一起,也读了很多西方著作,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上前解围道:
“签订盟约是大事,大明虽与贵国尚无嫌隙,却也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签订同盟,想必陛下不会同意。”
迪亚士其实也就是一问,没做多想。
首先,和大明这样的东方帝国同盟,只是起到威慑的作用,真实用处确实有限。真打起来的话,大明的舰队能不能到欧洲还是两说。
倒是他们西班牙,在菲律宾就有殖民地,支援大明方便得很,和大明同盟确实太亏。
而且直接同盟的话,估计腓力四世陛下也不会同意,毕竟是作用有限,自己这边亏得很。
居然问这个问题,自己真是昏了头了。
......
七月夏日,畿辅大地上艳阳高照,白云蓝天,万里暖风。
朱由校正在魏忠贤的陪同下,坐在南苑中的一处草亭之中,好似在等待着什么人。
两个月前,大明与西班牙正式签订了,这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也有不少国家是因此才引起了对大明的注意。
协议中规定,大明与西班牙互相选定一支代表官方的商人团,负责五年期内往来贸易的全部事宜。
并且大明和西班牙也在这次协议中规定了互相分享新式火器技术的相关条款。
总的来说,这次协议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双方都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
西班牙财政早就不行了,腓力四世就指着这次通商的利润好慢慢重回正轨,而大明这边,朱由校也知道现在是大争之事,必须要积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这次协议之后,西班牙斥资在远东修建的卜加劳铸炮厂,就算是为大明做了嫁衣。
军器司开始在濠镜的卜加劳铸炮厂周围铺盖厂房,毕懋康在京师走不开,就托付其弟毕懋良亲自去濠镜。
时至今日,一批军器精挑细选的老匠户已经抵达濠镜,只等厂房建好,便就开始向西班牙的火器专家学习最先进的火器知识。
至于朱由校这边,也没闲着。
徐光启因此回签订协议之功,加上其本身在朝廷也是个为官多年的老人,顺理成章被调入军机房,在军国大事上都有了一席之地。
对于通商组织商人的事情,经过厂卫和较事府一个月的查探,朱由校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以前的老朋友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