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做了亏本买卖,却是满面憨厚笑意,像是赚了大钱的粗衣少年在给李卫真找续后,便手脚相当麻利地给李卫真打包起米糖。
一斤三两多重的冻米糖,在用油纸打包后,垒起来一共有五包那么多。但李卫真知道,这些特色小吃拿回山里当手信,还真是不够分的。所以,他也想好了明日离开丰城之前,要再来一趟。
然而,刚刚打包好米糖,却是天公不作美,竟是洋洋洒洒地飘起了小雨。只见少年却是连忙从货箱底层,找出一把油纸伞递给李卫真。“客官,伞给你,回去的路上受风寒就不好了!”
李卫真接过纸伞,顺口问道:“你把伞给我了,那你怎么办?”
少年咧嘴一笑,又找出一顶草帽扣在自己头上,“我有这个就够了!”
说罢,少年已是连忙开始收摊,准备挑着两只不比他瘦小身材小上多少的货箱回家。
李卫真打起伞,仍没有要急着离开的意思,他又问道:“那我怎么把伞还你?你明天也在这摆摊吗?”
少年没有抬头,只顾忙活,答复道:“嗯,我每天都会在这摆摊!”
“早上也摆摊?”
“早上也摆,下午就会晚一些!”
“不过可能过了明天,就不会在这摆摊了……”少年那被盖在草帽下的面容,有了些许阴霾。
“那我们明天见,我早上会再来!”李卫真微微颔首,转身离去。他再没有多嘴询问少年为何过了明天,就可能不再摆摊了。是有了别的生计?还是遇上了什么困难。
因为,李卫真清楚自己今晚办完事后,明早一旦离开丰城,下一趟再来已是不知何时何日。他与少年萍水相逢,也止于萍水相逢便好。
只是走出十数步之后,李卫真还是不禁回头多看了少年一眼。此刻,少年已经挑着货箱,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少年挑着担,两只手要扶着货箱,确实是没法打伞。那把做工粗糙,但也值几文钱的油纸伞,看来本就是为雨天的客人准备的。
少年确实是很会做买卖,他的冻米糖卖得比别家的贵,贵在公道。
春雨湿漉了街道,带起点点水花,两人背道而驰,只是有人多看了一眼。
在天南境铜陵山以北的三百里地外,有一处藏在深山之中的盆地,是难得的沃土平原。或许,是四周的高山将其隔绝得很好,又或是周遭的猛禽恶兽实在过多,千百年来,这片宝地竟是无人烟足迹。
但此地的宁静,在去年的年末,被一伙流离失所的山上修士,给打破了。他们开始在此建起了房屋,甚至还在肥沃的泥土上,开辟出用以种植的田地,看来是有了长久在此扎根的心思。
这伙修士,就是以隋文烟为首的另一伙太一门人。那晚过后,他们本应是有八个人的,只是兜兜转转找到这片山中平原的时候,就只剩下四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