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用值班,这些年轻人就会到此勤加用功,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是有必要的。
但在这一夜,藏书室内,只有李卫真一人。
李卫真心知事有蹊跷,但他却没有离开藏书室,贯彻那不动声色的宗旨。毕竟,这主人家筹划了这么一个机会,他身为客人的,也得“赏脸”才是啊!
临近亥时,一道阴风吹开门帘,吹得紧挨墙面的书架都不禁微微摇动。
这层船舱,连窗户都没有,风从何来?
在阴风吹拂李卫真手中书页的一刹那,那本书已经应声合。
尔后,又再一弹指间,那本书册被扔回到了书架里,而李卫真本人,则出现在距离原本位置的三丈外。
可要是凭肉眼去看,在那电光火石间,这室内分明出现了两个李卫真的身影,一个站在书桌旁,只是身影有些模糊。
但另一个李卫真,却已经是与一个凭空出现在藏书室内的锦衣男子,在比拼掌力。
显然,书桌旁的那位,只是残影。
而当残影消失之际,二人一同收回掌势,锦衣男子眉头轻挑,神态从容;李卫真稍稍退回半步,但仍旧冷静。
过后,锦衣男子微笑道:“玄阴掌?那你就一定是李卫真,不假了!我说得是吗?贾公子?”
李卫真把手负在身后,颔首道:“在下修行尚未到家,未免有辱师门,只得隐姓埋名了。还望督公,能够海涵才是!”
“若是还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晚辈在这,一并给赔个不是!”
话末,李卫真便抬手给那锦衣男子作揖行礼。
实际,李卫真在负手之时,他的整只右掌都是灰白色的,凭借那两句话的拖延,才恢复到正常的肤色。
这点小细节,瞒不过锦衣男子的洞察,却也让他在看待李卫真时的目光,多出了几分深沉。
这位锦衣男子,正是这条货船名义的船主,也是大商王朝的三品督领使-郑援。
就大商王朝的宦官而言,郑援可谓是位极人臣。因为在他之前,商朝的宦官品阶,最多只能做到正四品的司礼监。
但在商朝,司礼监的权力,已经到了堪称“内廷宰相”的地步,凭借皇帝的宠信,就连外廷的王侯公卿,都得仰其鼻息。
可即便是这样,当今的商朝国君,还是专门为郑援设立了一个新的官职,将海的军事与贸易经济,两项国之重器,一并交到他的手。
就连郑援身穿的那件深红锦衣,都有名堂,那是一件周身以金线绣有九蟒,陪衬八宝云纹的象龙之服。这样一件本该是亲王赐服的蟒袍,穿在臣子身,足见荣宠。
若非知晓郑援来历,多数人凭借第一印象,都难以想象得出,这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高大挺拔的身姿,冷俊朗的五官,稳重低沉的声线……几乎所有能彰显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