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史上第一手办狂人

作者:一语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都不知道。

与其那样,不如作为自己的本职,好好的当个教授研究农业生产之类的。

说白了,咱是想回去种地...

为何?

这和常宇成长经历有关。

从小就不是在科技社会中成长,而是上山逮野兔,下河摸鱼等一切农村孩子的生活。

甚至,小小年纪就帮爷奶收割、播种粮食之类的。

对于在上学之前,奠定了很浓烈的兴趣爱好。

当上学之后,在农业方面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天赋。

乃至于,十五六岁就考进入大学,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神童。

当所有人以为,那位神童将会成为新生代的科研学家时...

他反其道而行之,推开高薪的科研项目邀请,回村里带领村名种地发家致富...

充分的展现,将学识用在农耕上,带领不知多少的乡村步入小康生活。

前半辈子都在种地,忽然让他去玩权谋,怕是谁也接受不了吧?

算了吧,国相的位置真不适合,在田野里习惯了反而是种束缚。

再者说了,别看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暗藏凶机没那么好坐。

所谓,位置越高,死得越快,从古至今,没几个能脱离这个定律。

世人都知道,吕不韦乃是一代国相,吕氏春秋更是一字千金。

却谁也不知道,吕不韦的结局有多么凄惨。

甘罗十二岁拜相,最终也是惨死他乡。

就说眼前的王翦父子,他们虽是一介武将却也非常聪明。

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虽没得到封地却也获得大批赏赐。

可当国事稳定下来后,却避开军政丝毫不过问,为的就是能安享晚年。

功高盖主的道理,从奴隶社会时就有所体现,就更别说是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了。

常宇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更是从大体上彻底改善整个大秦的社会。

论功绩,比之始皇帝,高了不知道多少。

如果真要国相之位,那可真是会造成民心所向,功高盖主的尴尬局面了。

算了算了,常宇志不在政事,而是在大秦的大体社会。

对国相之位没兴趣,反倒是教授之名,教授之权让他更心动。

教授?

教授是什么的?

文武百臣尽是哗然。

这是个全新的词汇,谁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李斯和始皇帝倒是听说过,只是也有些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教授之位,乃是仙庭的官位?!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能理解为何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