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向衡立马叫住常宇。
“现在有个难题...”
他有些难以启齿。
作为匠作府的负责人,不按要求完成任务,那他会很难堪的。
方才,常宇说完之后,得到始皇帝的认同和不少武臣的附议。
只是,难题就丢给向衡了。
那就是打造制作马镫,马鞍和马铁蹄。
制作工艺不算很难,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
不过,难的不是这里,而是在炼铁技术上。
时间若是能拉长些,匠作府倒是能够完成。
但现在给他们的时间不是很多,这可让向衡非常的头疼!
炼铁技术差,百炼铁产量非常低!
练出来的铁大多用在农器上,兵刃更多用的青铜一类。
铁剑也不是没有,不过是最精锐的将士才能拥有。
铁的熔点很高,用木头烧根本无法达到临界点。
需要不断烧不断的捶打,过程消耗很多事件才能出。
所以,也叫做百炼铁。
不说其他的,就说马蹄铁这东西。
在常宇说出来前,在大秦乃是没有这概念的。
马蹄铁,据传是罗马发兵,后汉时期才到华夏大地。
制作马蹄铁的前提时,用的铁乃是优质的而不是千锤百练的百炼铁。
提出过用青铜代替,不过那个耐性不好容易折断。
当然,也不是说不行,只是撑不了多久,根本就是个累赘。
不过,在常宇看来,马鞍和马镫更重要。
这两个是相匹配的,能让骑兵在马背上更稳,也有东西借力发挥更大的力气。
现在的骑兵在高速运动时,双腿都会紧紧夹住马身,或是抓紧缰绳以此有个依托借力。
当然,哪怕是经过训练,也很难和匈奴的骑兵想必。
他们可以说,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术什么的自然不是经过训练就能赶上。
想以超车的方式和匈奴对抗,重中之重就有固定的马鞍和马镫。
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出,骑兵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说不定还真能和匈奴碰一碰呢?
马镫和马鞍的设计图纸,向衡也都反复研究过认为可以做出来。
相比起马鞍直接扣起来,马镫则是比较复杂了些。
也就意味着,百炼铁的需求更大,他们的压力也就更加大,毕竟没有那技术搞出优质铁。
不过,常宇却认为,马镫用青铜代替是可以的。
虽然耐性没那么好,却也不是经常用来摩擦的,只是让骑兵有个着力的点。
说青铜耐性不好,却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