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困难

作者:放羊小星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住去了医院。

后来,医生告诉他,这是水土不服,不是病,好好适应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好了。

正因为曾经患过水土不服,马得福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慢慢适应。

但是,在他爹那里,‘慢慢适应’好像变成了一句笑话。

眼见马得福把话咽了下去,李杰摆了摆手。

“好了,既然没事了,就赶紧去帮你弟把东西搬到库房里去。”

“好。”

听到这句话,马得福下意识的抬头步子就往外走。

……

……

……

翌日,甘草种植启动大会如期召开,前来参加会议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对种甘草感兴趣的村民。

所以,李杰基本上没有多费什么口舌,就将这群本已心生动摇的人搞定了。

启动会当天,一共有十二户村民报名种植甘草,随后第二天、第三天又陆续有人前来报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周,最终,李杰统计了一下,种植甘草的农户一共有二十三户。

其中十三户打算种植十亩,另外十户则要相对保守一点,只种了五亩。

统计完报名人数,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虽说种植甘草的利润很高,远超种植土豆、玉米,但是种植甘草的成本同样很高。

首先,第一点就是种子的成本,市面上普通的甘草种子价格约在20左右一斤,好一点的则在50左右,最顶级的品种价格更是超过百元。

而一亩地通常需要20-30斤左右的种子,如此一算,即便是用最普通的种子,一亩地单单种子的成本就要五六百。

其次,不论是种粮食还是种植经济作物,都离开不一样东西——肥料。

种植甘草,除了必要的农家肥之外,每年平均大概要追肥两到三次,每亩地大概需要20公斤左右的肥料。

九十年代初,肥料的价格并不贵,一斤通常只需要几毛钱,一袋50公斤装的化肥也才不到一百块钱。

虽说价格不是问题,但是化肥的产量却是一个大问题,常见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

其中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广为流传的尿素就是氮肥的一种。

同时,氮肥也是我国最先大力投入生产的肥料,早在5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中型氮肥厂,到了80-90年代,氮肥的产量基本上满足了国内所需。

然而,相比于氮肥,国内磷肥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了许多,直到90年代初期,产能依然不足,还需依赖进口。

至于,钾肥的发展就更加薄弱了,90年国内钾肥的产量才20万吨,远远无法满足市场所需。

而种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