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拉一派,打一派

作者:放羊小星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杀他一个朗朗乾坤!

但现在的时机并不合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军队的支持,他一个人的武力再强,也无法干掉所有人。

拉一派,打一派,再扶持一派,这才是最优解。

哪一派该打?

哪一派该拉?

扶持哪一派?

李杰心中已然有了初步方案。

该打的当然是后党!

没别的原因,只是单纯的因为刘娥挡了他的路而已。

保皇党,是他必须要拉的那一派,毕竟,现在的保皇党们天然站在他的阵营。

而武臣,则是需要扶持的那一派。

众所周知,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武臣们被文臣压得都抬不起头。

日后的名将狄青,就是经典范例。

皇佑五年(1053年),农智高叛乱,狄青辛辛苦苦平叛,当捷报传至京师,宋仁宗直接来了一句。

【青(狄青)破贼,庞籍之力也!】

仁宗第一反应是庞籍的功劳,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发兵前,庞籍向他建议不要派监军,理由是‘号令不专,不如不遣’。

只这一句话,竟抵得上前线平叛之功,甚至犹有过之。

因此,提升武将的地位,是势在必行的。

傍晚。

李杰先去殿后的掩攒宫祭拜了一下宋真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谁让他是这副身体的老爹呢。

(ps:掩攒宫是皇帝入陵前呆的地方,属于临时性的地方,一般而言是用木材将棺椁堆叠起来,围成一个立方体。

至于掩攒宫的具体位置,小星星查了《宋会要辑稿》帝丧篇,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

但猜测应该是在皇帝身前住的地方。

《东都事略》载,圣寿五十五,殡于殿之西阶,这个殿指的是福宁殿(当时福宁殿还叫延庆殿),殡的意思放在棺材里停放在某某地。

根据宋会要记载,真宗是二月十九死的,三月四号掩攒宫,期间,宋真宗的梓宫(棺椁的意思)一直停放在福宁殿,所以,星星猜测掩攒宫的位置就在福宁殿内。

注:福宁殿不是一个殿,里面有一大片建筑物,概念可以参照四合院)

拜祭完宋真宗,李杰又在张茂则的侍奉下吃了晚饭。

由于是丧期,饭菜都是些素食,虽然是御厨精心烹制的,但味道也就那样吧。

吃过晚食,李杰又坐着步辇往一旁的宝慈殿赶去。

‘原身’每天早晚请会过去请安,李杰初来乍到,也不好直接改变行程。

大宋以孝治天下,即便两人不是同一个阵营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