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试探

作者:放羊小星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愿。

乾明,乾出自易经,一般代指天、君、父,宋太宗节日的寓意是我当为明君。

宋真宗的承天二字,显然是在昭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太宗得国不正,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却是公认的事实。

如果按照金贵之盟,太宗死后,继承人怎么也轮不到宋真宗,可事实上却是真宗继承大统。

在真宗看来,毫无疑问,这便是天意,是承天之命。

至于,乾元二字,同样是出自易经,‘乾,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是乾卦之四德。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充满寓意的好词。

恰好,元亨利贞的‘贞’字读音又通赵祯的‘祯’。

另外,元又有一元复始之意。

元者何?

君之始年也。

仅从钱惟演起名的水平来看,绝对是费过心思的,但他的这份札子,也是另有深意的。

以太后的诞辰为圣节,在本朝是没有先例的。

以诞辰为节,是天子的特权!

虽然军国大事暂时由刘娥处置,但她只是太后,并不是天子。

事关礼制,任何细微的变动,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事关天子的仪制。

钱惟演的奏议是唯一一份刘娥没有批复的札子,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也没有留中。

显而易见,这份奏议是刘娥特地塞进来的。

估计,刘娥是想试探一下李杰的意向。

如果换做是几个月前,刘娥大概率不会征求官家的意见,直接半推半就的接受了以自己诞辰为长宁节。

但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刘娥已然认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官家不是她能够随意拿捏的少年天子。

尽管不知道官家为什么性格转变如此之大,但这是事实,避不开,也逃不掉。

官家,迟早会亲政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收回思绪,李杰将钱惟演的奏议放到了一边,这份札子,他是不会给出批复的。

不表态,才是最佳选项。

等到钱惟演的奏议在朝堂上传开了,李杰恰好借着这份奏议看一看百官们的倾向。

赞同的,多半是投机取巧之辈,要么是刘娥的人,要么是上赶着准备巴结刘娥的人。

反对的,以后可以多多关注。

“官家,雷押班来了,他现在正在外殿候着,等待召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