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
听完丁谓的发言,李杰迅速在心中算了一遍,然后得出了一个数据。
五十亩地,确实是一个合适的数字,既具备吸引力,又不至于让人趋之若鹜。
裁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减军费开支。
假如放免归乡的政策太过优握,以致于高过了服役所得,到时候便不是被动淘汰,而是主动淘汰了。
虽然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很多军士都是主动投军的,但其中不乏被动入伍的,而且数量还不少。
倘若给利太厚,军心定然动摇。
另一边,曹韦也跟着快速算了一遍,但他对于这些数字,并不是很敏感。
换句话说,他不太擅长算术。
不过,哪怕他不擅此道,关于五十亩定额的限制,他亦是赞同的。
五十亩地,专心经营,养活五口之家,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方案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不懂理财,但他懂下面的军官。
规定五十亩,放免的人不一定能全额拿到。
永远不要小看人的贪欲。
禁军中固然有喝兵血的,可禁军乃是拱卫京畿之军,天子脚下,禁军中的军官当然不敢做的太过分。
而州郡之地厢军就不一样了,天高皇帝远,他们的胆子远比预想中的要大,且大得多。
“丁相之策,诸卿以为如何?”
眼看丁谓发言完毕,其他人毫无反应,李杰不由再次开口。
“臣附议!”
这时,王曾站了出来,他难得的没有否定丁谓的发言。
虽然他和丁谓份属不同阵营,但他和丁谓的不同之处在于,若是政策对于国朝有益,他是不会无脑反对的。
裁军,确实能减少开支。
天禧末年,单单禁军和厢军的俸禄,一年就要一千两百多万贯。
而这,还是先帝‘裁军’之后的结果。
咸平年间,天下共有禁军五十三万余人,到了天禧末年,十几年的时间中,先帝陆陆续续裁撤了将近十万禁军。
也正因为裁撤了将近十万人,军费开支方才降低了近两百万贯。
节省两百万贯,相当于减少了六分之一的。
众所周知,宋朝是缺良马的,从游牧地区购买一匹合格的战马,价格约为30贯左右。
两百万贯,足以买下六万余匹合格的战马。
尽管战马有钱也不容易买,但即便买不到六万匹,采购之余剩下的钱,还是在的。
这钱,用在哪里不好?
所以,对于裁军一事,王曾是一百个支持。
“然,我朝11府,253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