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作者:放羊小星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中,能力,丁谓是有的。

即便用最挑剔的眼光,也不能否认丁谓的为政能力。

但论私德,那就差远了。

丁谓是苏州长洲人,他现在是朝廷首相,按道理来说,家乡之地出了这样的人物,乡亲父老多半会觉得与有荣焉。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还不够荣耀?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丁谓本人的名声在家乡虽然谈不上差,但也绝对说不上好。

当然,那些阿谀奉进之辈除外。

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这样的阿谀之徒,在这群人眼中,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谁就是‘圣人’。

有奶便是娘!

得势之时,最先凑过来就是他们,失势之时,不用想,最先离开的也是他们。

离开之前,他们甚至还会逮着机会落井下石。

“使君,你这是什么表情?”

这时,范仲淹终于注意到了张纶脸上的怪异之色。

“我是不信丁相会主动上书‘裁撤冗兵’。”

张纶呵呵一笑,虽然他口中称的是‘丁相’,但他的言语间丝毫没有敬意,有的只有讥讽和鄙夷。

话到此处,张纶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丁谓上书,会不会是‘迎合上意’?

这不是不可能!

毕竟,前车之鉴犹在耳畔。

身为推动东封西祀的主要人员,丁谓最擅长的不就是‘迎合上意’吗?

一念及此,张纶越想觉得有可能。

虽然官家年纪很小,但决不能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官家。

“希文,我忽然有一个想法。”

紧接着,张纶缓缓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骤然听到这样‘异类’的想法,一时间,范仲淹陷入了沉思。

半晌,范仲淹恍然,丁谓是不是迎合上意,压根就不是重点!

重点是‘裁冗兵’是对的,兴学亦是于国有益的!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他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在官学废弛的大背景下,范仲淹年少时,只得捧着圣贤书去附近的寺院读书。

几乎是自学成才。

长山(范仲淹母亲改嫁去的地方)附近不是没有私塾,但范仲淹胸有傲骨。

即便他改了姓,可归根结底,他并非朱家子弟,朱家供他衣食用度,他已然受之有愧。

便是朱家愿意出资供他游学,他也不愿。

毕竟,人言可畏,母亲带着他这个拖油瓶嫁到朱家,乡间本就颇有非议,他怎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朱家索取?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即使朱家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