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带资打工的关总晶圆测试厂

作者:偷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心解释起来:“虽然苗部这个人心思很多,但说话还是算话的,既然他都透了口风会在明后年支持前沿一笔资金,前沿就没必要额外去融资;

当然……”

“也更没必要提前把钱都花了,不过该有的准备工作还是得有,总不能到时候钱有了,技术积累还是个空中楼阁,那就轮到我在苗部面前丢人了。”

说到这里,方年略顿了下,然后说了句:“项目投入低,就没惊动你们。”

“虽然可以说是目前最成熟先进的300mm规格的12寸晶圆制造厂,不过初期设计的月产能是3000片。”

“12寸?”白粥有些咂舌,“方总你这一上来就是奔着前期投入巨大的12寸晶圆厂搞啊。”

方年笑笑:“省得重复投入,将来有钱了也不用重新来过,原有基础上扩大产能就可以。”

“那450亩地的初步规划设计是做好了的,中长期设计月产能10万片,如果能控制好良率的话,最高能到月产能5000万颗芯片。”

“再算上封测厂、办公楼等等工业设施,刚刚好能把450亩地填满。”

听方年说完,吴伏城疑惑道:“按照这个项目的土建成本来算,直接建好一条月产能10万片的12寸晶圆厂的土建成本也能在20亿甚至15亿以内;

怎么不一次性建好,毕竟土建工程的耗时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前沿发展的脚步,而且按照行业标准,土建工程的成本可能还占不到前期总投资的三十分之一。”

闻言,方年随口道:“没必要提前把钱都花了。”

方年倒没有觉得吴伏城是没带脑子说废话。

“土建成本确实不高,但以目前的技术积累,乐观估计应该要在五年后才会需要这么大的产能。”

“也有些别的考虑,不只是现在用不到的问题。”

“……”

方年说完后,刘惜抬头插了句话:“土建工程流程把控程序我已经调试好了,可以按照最长远规划来进行判定给出一期期规划,不会再影响规划落地进度。”

闻言,方年眼前就是一亮。

心中直呼刘惜牛逼。

这样一来,之前拖慢前沿发展的土建工程进展将再不成为问题。

略有些激动道:“刘惜干得不错,这样,等我整理完,老吴你来负责接管项目。”

“好的。”吴伏城点点头。

“……”

事实上吴伏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实际例子就摆在那里,贵阳的数据中心落地时间与规划进度是完全不匹配的。

致使结果的最大障碍是土建工程的进展。

的确,有钱确实可以加快进度,但这种压缩有极限,不可能存在理论上一人一万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