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真没想到,完全跟电影情节一样,一个电话,事情轻松解决。
跟之前说的方案完全不同。
“……”
围着这件事情说了几分钟,当事人的情绪总算平复了下去。
方年主动提起话题:“你们接下来是什么打算。”
“我得准备毕业考试、论文,还没打算。”张新亮赶紧回答道,像是回答老师问话一样。
张瑞也跟着说道:“我也一样。”
方年端着茶杯缓缓转动,嘴上道:“有没有想过毕业以后的事情?”
“我想进大公司试试看。”张新亮飞快回答。
张瑞略作犹豫,道:“我还没想好,可能会离开申城吧。”
方年忽然故意问了句:“你们谁编程水平更高?”
“我俩其实是一个队的,各自侧重点不同。”张瑞保守的回答道,“横向对比的话,应该是不相上下。”
张新亮也是认同这一点的:“对,在重叠领域水平差不多,部分领域各有强弱。”
“所以那个新功能其实是你们两个人开发的吧?”方年看了眼张瑞,又问。
“嗯。”
“基本上是我们两个人写的,其实已经是最后测试阶段了,有我们没我们,差不太多的。”
“……”
方年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问了不少明显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也示意让温叶问了一部分问题。
基本上将两人最得意的领域:编程的水准,给挖了个底掉。
温叶多次去过上交大,那位算4g算着算着发现经费不足了的黄博士就是上交大的,对上交大还是蛮了解的。
差不多时,已经将近五点钟。
方年望向两个年轻小伙,不动声色道:“你们两就没想过珠联璧合,自己创业吗?”
“你们学校也是有创业中心的吧。”
这问题问得张新亮眼前一亮:“想过,怎么没想过,你听说过雷冖吗?”
“我还是上大一时,就看了他写过的深入dos编程,当时还幻想着也能用两年时间学完大学课程,不过比较可惜,水平勉强有,但条件不允许;
跟天才相比,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更别提当初想过的,也去写个程序卖100万,虽然相差20年,那时一百万可能是现在好几百万……”
一开始张新亮说得兴起,到最后,多多少少有点落寞。
比起雷冖开挂的人生,他就是个普通人,差了好远。
今天要不是因为张瑞认识方年,他得陷在一家小公司折腾。
张瑞接过了张新亮的话头:“一开始我也差不多,不过到大三之后,反而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