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关总的嗅觉与委屈

作者:偷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系列年轻人,所以白粥的心态更是有一些误区。

并不是方年现在才发现,而是方年认为,实践是有效的。

最起码整体上来说,大方向的体系是已经被建立起来了。

也就是没能如愿产生良好的生态循环效果。

但这需要时间。

“……”

最后是谭柳,谭柳是主管前沿集团的人力资源事务,经过了充分的调查和记录、梳理,5月份才开始从小处着手。

“人力资源上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是因为打工人的想法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多发工资,一是不上班。”

“复杂也是这两点。”

“把握好里面的平衡,我看你有点过于小心翼翼了。”

说着,方年望向谷雨、温叶:“前沿的体系没那么脆弱,我们效仿是最能经得起考验的体制;

我让你们去复旦管理学院是去吸收一些有效理论,不要拿来主义,更不要随便掺杂一些其它公司的经验,商业公司与商业公司也是不一样的;

西方工商业的舶来品也不是金科玉律,顶多能起个参照作用。”

“最后,我再强调一句,我不希望在前沿看到一些陋习。”

“现在国内是有一些公司看起来不错,搞得像是有声有色的,但他们都有一个通病,不会平衡利益诱惑与人文之间的点;

有些陋习被堂而皇之的冠以潜规则的名义,像是什么请个假岗位没了,怀孕排队,结婚集体,搞什么诨号这个那个的……多少沾点西方资本家血统。”

最后,方年认真道:“前沿是中国的公司,享受的是中国崛起的红利。”

“别产品上始终走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公司内部就搞利益至上,压榨法则,没必要;公司做大了,钱是挣不完的。”

方年经常自嘲的讲说自己是资本家。

但比那些嘴上说着鸡汤的大老板来说,他可太不资本家了。

在思想深度上就不在一个层次。

方年始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根本来源于什么。

就算是当康系,也不过是方年的一个工具,他甚至都没参与创立。

前沿与当康在创立目的上就不一样。

一个奔着合理挣钱,一个奔着理想。

所以当康上面有个母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

而前沿没有,无论是总公司还是那一溜子公司,都只在中国注册。

最后……

恰好临近三季度末,方年也问了嘴营收情况。

出乎意料的好。

已经超过了去年的营收,截至目前的三季度未经最终核算的营收是760多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