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得自己陶宽爷爷问问情况,生产队长也不例外。有了进临时的小组成员,向生产队长提出自己要求,陶家门口的田,生产队长也好做个流水人情,而且做算的面积也明显小于实有面积,这也算种福利吧,也都应了那句“无利不起早”的俗语。经过了背后一段时间的筹办,也基本上摸清了生产队里的所有的家当,田和地也只是一个重要的类别,还有的就是生产队里的牛和种田的工具也得分,当然了不是所有事情都一蹴而就,就是父子兄弟分家,也得大家平衡起来,更何况是生产队分田地呢。等把所有的都做好的分类,生产队里的社员也大致有了个底,自己能分到什么样的工具和田地也大概有了一个框架,只是细微个人的区别。银井湾不只是一个生产队,其他的生产队也在大队支书的调配下做得有条不紊。因为大队支书就是银井湾里的人,要想其他村庄做得好,银井湾是个标杆,银井湾都没有解决好,其他村庄也不能很好得做好分田到户的事,这是大队支书所要考虑的。不仅是这些生产队长要在想怎么去做,其实这些社员也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谈论着,这次分田的事,只要是农村的,也就有亲戚和朋友,所有的亲戚和朋友也都分散在不同的村庄的,其他村庄如何去做,都会在不经意的交流里,彼此的分享交流,容易的牢骚,更多的是把好的方法推荐给自己生产队里那些召集人那里去。陶宽爷爷也不例外,因为是召集里的成员,家里免不了有着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会在恰当的时候,总恰当的方式去向陶宽爷爷去建议,去推荐,甚至也会把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些要求都说给陶宽爷爷听,陶宽看着自己家里时不时得就有人来问,也不会过多的介意,都是银井湾里的人,别的村庄里也不可能开到陶家去找陶宽爷爷说情,陶宽自然及时得向他们说出自己的爷爷去了哪里和在做得什么,不会让别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陶宽爹在外村做手艺,陶宽妈也只是一个妇女,陶磊又在住校,家里被问得最多的就是陶宽了,有了陶宽头几次很是热情得告知,来的人能及时得找到陶宽爷爷,去陶家的人都喜欢问问陶宽,这让陶宽有些成就感,也不遗余力地带他们去找自己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