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三十六节

作者:河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家,早上出去到晚上才会回家,一整天就不可能时时刻刻看到陶磊和陶宽了。感情出现了空档期。陶磊更是舍不得,陶磊乖巧,又会做事,也更文静,采摘猪菜时,也会带出去,一起采摘,陶磊干活也更麻利,是陶宽妈的一个好帮手,采摘猪菜时候有时比陶宽妈还更快。采摘猪菜回家,也会帮陶宽妈一起抬到溪里洗干净,溪水更大,冲洗猪菜也更快些。陶宽妈省下很多时候来做其他的事。到了做饭时候,陶宽就帮着陶宽妈烧锅,陶宽妈就专职在灶上烧菜,而不用一会儿去烧锅,一会儿去做菜,饭菜也更烧得好吃些。陶宽妈大部分时间都希望把陶磊想象成女孩,那样就更好帮着自己。现在,两孩子都要去上学,不但是感情出现空缺期,现实也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采摘猪菜少了伴,陶宽妈不愿意和村里的女人一起去干活,家境的差异隔开和村里女人伙伴关系,有时候情愿一个人去采摘。另外就是陶宽妈不善言辞,更不喜欢做传声筒。二则就是做饭时候一个人忙碌,没有了此前的陶磊帮忙,可能会手忙脚乱,味道可能差些。三则,也是最关键的:家里的柴火本来有陶磊帮着,陶宽妈不用粘手。两兄弟去上学,家里的柴火很可能要陶宽妈一起负责任了。再怎么样,孩子上学是大事,也是关系着家庭的兴旺和孩子的未来。不管是从母爱还是从家庭的长远计划,两孩子都应该去外地上学。陶宽妈自己也意识到学习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手段和过程,自己也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要是自己在家能上学,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以前的南方农村,男孩都很少读书,最多读个三年私塾,能写自己名字,能写信,能记账就很不错了,何况是女孩。以前的女孩在家里迟早是要嫁人的,说不好听,都是赔钱货,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人是舍不得让女孩去上学的。附近二三十里地就刘家的一个女孩到城里去读了三年的新学,陶宽妈可羡慕死了。刘家女孩后面就嫁到城里,陶宽妈再见到刘家女孩时,已经是陶宽上中专的时候了。两人相见已是二十年的事了,尽管陶宽妈算村里养尊处优的女人,但和刘家女孩的比较,只能是二个世界的人,让陶宽妈无地自容。这都是后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