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挡雨,就像林家祖上一样,有钱,也会花钱,做了个大房子,很牢固,里面隔好的,就算生活不好,但得有个房子住,也感谢林家祖上的阴德。唉,就你,挣三个花五个,那转外墙房子也算你运气好,能成,何必呢,现在又整出买电筒的事,搞得附近几个村庄没有不认识你陶宽爹的,保不齐某人日子难过了,明里暗里找你借钱,看你怎么应付,陶宽爷爷想是这么想,但又看到陶宽爹的为人处世又还行,儿大不由爷,你现在自己当家做主了,也是二儿子的爹,说重了未必听,听了也未必照你这么说的去这么做,话又说回来,自己年轻时也一样烦着自己的爹,烦他事多,烦他管得宽,烦有人没人总喜欢说他二句,烦他不分场合,没给自己面子,到现在才想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自己也一样,有事没事总想和他说二句,亲热点,自己倒没说什么,但陶宽爹看来也是觉得自己事多,分明他自己能做的事,也想陶宽爹来帮帮他,显得陶宽爹对他的重视,说多了自然也就觉得管得宽,有的事,以前也觉得自己的爹说得太严重了,也许还没到那程度,但现在自己看来,和陶宽爹也有了很多的分歧,也是瞎说。说实在的,他也喜欢陶宽爹那种性格,但很多时候就不能太惯着陶宽爹,总感觉对陶宽爹的敲打,是很必要的。就像晚上这事,说都没说,就买回来了,而且还是很显摆得从几个村庄外就风风火火照回来,就不能关暗一些吗,(当然了,陶宽爷爷也不知道刚买的时候不能关得暗一些,陶宽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关暗些)非要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看到吗,也可以早点回家,早回来就不用打开电筒了,到了家,可以和我商量着来开。我以后出去人家问起来,我也好说,也给你留了大面子。可陶宽爹偏不,也许有些醉了,也许陶宽爹也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大大出乎陶宽爹的意料。陶宽爹偏偏大摇大摆得从那个帮忙买电筒的主人家高调走回家,惹得附近村庄的人心热眼红的。陶宽爷爷自己也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也可能陶宽爹压根也没有他想得那样。反正,陶宽爹都回家了,那些从隔壁村里跟着陶宽爹过来看热闹的孩子现在也跟着陶宽到处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