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时候,去摘那个果。到了陶宽可以满地走的时候,陶磊已经可以适当帮陶宽妈做些事了,最简单的是可以照看陶宽,可以让陶宽妈能完全腾出手去干活了,做事的效率也高好多,随着陶磊的长大,陶宽家的事也越来越顺,等到陶磊可以砍柴了,陶宽妈也就不再为巧妇难为无柴之炊的事烦恼了。陶宽更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只是偶尔被陶宽妈抓了苦力,那也是轻巧的事,要么就是帮陶宽妈一起去打猪菜,要么就是去给陶宽妈作伴,最多的是:到了年底,家里亲戚做喜事的人家多起来了,陶宽爷爷的腿脚不是很利索,走不了太远,更不愿去别人家住,所以陶宽爷爷很难得出去喝喜酒,除非是自己家近亲,逼得陶宽爷爷要去的人家,陶宽爷爷才会去,那样的人家,自然是很愿意陶宽爷爷带着陶磊或者陶宽一起去的,不为别的,就是有了孩子的同行,更好得照顾陶宽爷爷,陶磊和陶宽也很乐意,一则可以亲近亲近陶宽爷爷,再则也还有好吃的,能邀请陶宽爷爷前往做客的人家,无疑是和陶宽家来往很密切的人家,自然也是很对陶宽爷爷和他的二孙子很是心疼的,也对陶宽爷爷照顾倍加小心的。陶磊也不太愿意去陪陶宽爷爷,陶宽的机会就大多了,陶宽心细,也讨人家喜欢。陶宽爹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事,只是到了年底,要到处去对账,能收进来的,尽量去收,自己也需要付钱给别人,自己在做手艺,队里的工分少了,就需要自己付钱给队里,才能称回家里的口粮,最关键还是对账,做手艺的人讲究的是一个诚信,要是对不起账就意味着二人之间出现差错,肯定有个人错了,精明的人还需要对以前的账翻开来对,甚至有把几年前的账都翻开来,直到对好为止,彼此说开了,才能放心彼此的错处,不然就很可能,结了账,到了第二年想再去做事就得找个中间人说和说和,碰到无赖的人,可能就损失了客户,甚至是他的亲戚都不会找你做事了,所以陶宽爹很慎重对待年底的对账和收账,能收个六成就算好年份了,最少的只能收个三四成,所以陶宽爹的年底是最忙的,根本没时间去亲戚家喝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