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符合咱老百姓的想法,于是,石榴树倒成了人民期盼的树。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栽了颗石榴树,很符合东家的太爷爷的心思,老人盼着家里子孙旺盛,儿孙满堂。栽了树那就碾灶头呗,家里能有火的地方只有灶头了,西方火,家里有了火才暖和,才旺盛,家里吃饭的人就多,有了这样的理念,东家的太爷爷于是选择了房子的西方位,碾了个灶头,有了这样的布局,东家的太爷爷觉得很好,很符合中国人的信仰,多子多孙,人口兴旺。最后只剩下,北方水了,这好办,找个北方的位置,淘个井。在南方水分充足,随便那里淘下去都可能有水,尤其像东家的房屋的位置,淘个井太简单了,选了个良辰吉日,淘下去不到五尺,水就很不错了。再靠着老三架屋为中心,逐渐得添置起大门,厢房,到了东家的爹手里的时候,已是渐成气候了,但出乎东家的太爷爷的意料,家里人口没涨太多,家里的家境倒日渐富裕了起来,也远非其太爷爷时候的家境了,老东家走了以后,这一大家子都留给了东家。而院子最大的收获也是那颗石榴树,没有挺直的树干,反而占据了很大的位置,石榴树树枝柔软,反而应忖了那句话:太钢了,易折的,无论是冬天的霜冻还是夏天的****,石榴树压弯了腰,等雨过天晴,石榴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曼妙的身姿,微风吹来,石榴树的枝条随风摇摆,阿诺多姿,石榴树下则是东家家里的鸡鸭鹅的乐土。匠人师傅随东家来到院子,看着满树的石榴叶子,似乎另有一番风趣,而石榴树下的鸡鸭鹅也不分有没有生人,叫着,跑着,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匠人师傅看着那些鸡鸭鹅,心中不禁有些触动,就在前几天,那些鸡鸭鹅还死不拉几蹲在石榴树下,没有叫声,没有生机,就像被神来只手,呃住了喉咙,叫不出来,让人觉得心疼,匠人师傅想说什么,但又觉得说了还不如不说,幸好东家的家里人来请东家和匠人师傅进去吃饭了,也恰好解了东家和匠人师傅都尴尬的围,匠人师傅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一起进了厅堂里,厅堂里已经摆好了碗筷,匠人师傅还是很尊敬得请比自己年龄大的师兄坐了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