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匠人师傅该做的都做了,而恰恰是自己,有很多失礼的地方,加上老者又没有在和自己商量的情况下,又演了一出“杀狗下场”这样过火的戏,原本已经可以平息了的事,在老者的动作下,似乎又燃起来了。老者到底是唱的哪出呢,东家和匠人师傅都在想:现在,倒不是东家和匠人师傅在较劲,而是匠人师傅和老者在斗法,而东家则是被夹在中间的受气包。东家自然不顺畅了,他要改变这样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在东家看来,事情的最后的结局是匠人师傅稍微赢些,至少是面子上,东家稍微输点钱,最后二人一团和气。现在事情倒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了。你老者可以告老还乡,我是东家,我又不能搬走,人人都说: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我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我家里又不可能就不再请匠人师傅做事了,即使匠人师傅不做手艺了,但匠人师傅的徒弟还是要做的,那些徒弟能对我好吗,东家想想,也觉得头疼,最好等老者回家了,再和老者商量,看看老者怎么处理这件事。想到这里,东家还是觉得这都是以后的事,至少是明天的事。想到这里,东家翻了个身睡着了。
早上起来,东家觉得昨晚睡得不错,即使是那时候多想了会,但最终还是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深,加上自己年轻,起来以后,身上舒坦多了,东家走出卧室,看到太阳已经射进了院子里,早上的清凉加上昨晚睡得好,东家很有兴致,甚至想去遛遛狗,但肚子的咕咕响还是提醒了东家,该吃点东西出去了。于是,走到厅堂里,坐了下来,等东家刚坐好,家里人就端上了刚泡好的茶,东家喝着自己家的茶,虽没有买来的茶叶香,但茶味醇厚,入味甘甜,经得泡。随泡好的茶一起端来的还有点心,喝完了茶,嘴里有味多了,于是拿起了点心,吃到第二块点心的时候,家里人进来了,手里拿着信,信套是自己做的,是东家的家里常用的纸做的,东家见家里人手上的信,就随口问了一句:谁的信。拿信的是个年轻人,就是陪着匠人师傅喝酒那个端菜的,他见东家问了,知道瞒不过去,虽然不太情愿,还是把信递给了东家,东家接过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体,东家有着不祥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