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陶宽妈出去采摘猪菜,陶宽都是最晚回家吃午饭的,陶宽只要出了家里的大门,基本上就是无法无天的孩子,也不管有伴没伴玩,都能折腾到自己肚子饿了,才依依不舍得回家。而最早回家的则是陶磊。陶磊在整个村庄都是个例外,和陶宽则是二个极端,陶磊不和别人家的孩子胡闹,而是一个人玩,一个人去砍柴,一个人去摘猪菜。别人家的孩子都是邀伴去的。等了东村头的,又等西村头,好不容易凑成了,又还得到阴凉的地方歇歇,所以这些人出去砍柴回家是没有点数的,一般都是过了午后才回家吃饭的。陶磊不喜欢那样的方式,而是自己一个人去,谁也不等,自己砍好柴火就回家,也不会晒太阳了,回家马上换了衣服就坐家里玩了,直接干脆。就在陶磊回家等吃饭的时候,陶宽爷爷差不多也就回家了,等陶宽爷爷洗洗刷刷,坐下来吸一口烟,喝点茶,陶宽的基本上就做好了饭菜,时间掐得刚刚好,也是日复一日的磨炼,才有这样的默契。陶磊看到陶宽爷爷回来,也就来到厅堂里等饭吃,陶磊知道:只要陶宽爷爷回家了,要不了多久就有饭吃了。陶宽爷爷也对陶宽妈的做法很是满意,陶宽爷爷从自己老板走了以后,也幸亏陶宽妈的精心照料才能有这样的好身体,不然早就垮了身体,更别说帮陶宽爹一起扶起这个家,有了陶宽爷爷的健在,陶宽妈也得以有不用去干农活的轻松。陶宽爷爷年龄大,牙口不好,不能吃太硬的饭菜,陶宽妈也做糯软的饭菜,让陶宽爷爷能多吃几口,有了陶宽妈的做法,陶宽家里都是糯软的饭菜,也就习惯了。午饭最早吃饱的是陶磊,陶磊虽然吃饭慢,但毕竟年轻,牙口好。加上饭菜的糯软,几乎不用太多的咀嚼,就吞了下去,陶磊吃饱了,也不会等陶宽爷爷,陶宽爷爷也心疼陶磊,毕竟陶磊是陶宽爷爷的长孙,陶宽爷爷看着陶磊,看看都饱了,陶磊也是在陶宽爷爷的溺爱里慢慢长大,陶宽爷爷对陶磊的溺爱不比其他人那样无底线,而是分得清那头重,那头轻,该管的还是很严厉得管,绝不手软,只是在吃穿用度上相应的好,也就是说陶宽爷爷对陶磊的溺爱是放在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