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7节

作者:河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脚盘,还是陶宽妈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当时是刷了红漆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使用,加上磕磕碰碰,红漆几乎是荡然无存,只在箍着脚盘的蔑箍里还能看到那紫色的漆皮。这就是岁月,这就是年轮,也是时间的杰作。原先鲜红的漆皮,被时光打磨成了紫色的漆皮,也只是在箍筋的内侧才可以看到。当年和陶宽妈一起嫁过来的时候,陶宽的姥爷是花了些心机的,自己没事就到深山里找,找那些多年的老树桩,俗话说得好:杉树的脚。特别是多年的老桩就更别有多结实了。树不要太大,五六寸高,一劈为二,再制成脚盘的边,用个二三十个这样的树桩就可以了,刨好用蔑丝箍好放外面晒,随干随紧,搁个五六个月,这树桩才干透,刷上桐油再拿到外面去晒,只要桐油全部浸入到树桩里面,才可以请来箍匠箍好,箍好了的脚盘,还得装上水,看看脚盘的缝隙是不是要漏水经过这样长久的日晒雨淋,脚盘这才基本成型,然后才请漆匠来,刮灰,填补麻丝又拿出去晒,如此三般这才可以上漆。陶宽姥爷知道:一个家,脚盘的承载的功能太多了。以前没有塑料制品,只有箍匠,箍个脚盘不容易,为了不让陶宽妈嫁过来受气,能办的工具尽量给陶宽妈办好来,能办好的工具还要结实耐用。从最简单的来说,夏天可以到溪水里去洗澡,冬天呢只能在家里洗,男人要洗澡就得用脚盘装水,人坐进去洗,要是脚盘不结实不就献丑了吗,洗到一半突然脚盘裂了,或者是脚盘漏水了,这澡就洗得有些憋出了,嘴里不说,心里却难受着呢,所以脚盘必须得结实。再个就是想装点液体类的东西,比如说豆腐啊,米果啊,都得用到脚盘。把脚盘搁磨盘下面装这类东西,日常家居生活几乎离不开脚盘,陶宽姥爷也天地心疼陶宽妈,就担心陶宽妈嫁过来受气,所以陶宽姥爷对于脚盘的用料,制作过程都很在意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以陶宽家的脚盘从陶宽妈自嫁过来那天起,几乎就没有坏过,这也给陶宽妈的娘家长脸了,那脚盘首先感觉的就是重,比一般人家的脚盘重,拎着很吃力,幸好陶宽妈是拎惯了,换作别人真不知道怎么拿才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