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43节

作者:河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作了,男女都一样,女孩子多的人家却比男孩子多的人家过得更好。世事难料,不要说陶宽爷爷,开始陶宽爹也有些措手不及。再者,陶宽妈心疼陶宽爹,哪个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过得好,尤其是自己的儿媳妇对着自己的儿子好,有了这样的理由,陶宽爷爷自然对陶宽妈有些敬重,家里家外的事,陶宽爷爷也是极力帮着陶宽妈。陶宽奶奶在的时候,陶宽爹还小,又是陶宽爹一个孩子,陶宽爷爷和陶宽奶奶心疼都心疼不过来,更别说让陶宽爹去帮着陶宽奶奶去磨菜刀了,陶宽爷爷每每碰到秋天的剁番薯藤,春夏交际的时候,剁地里收回来的萝卜都需要女人去完成,而一把锋利的菜刀则是完成这些工作必要的工具,也是必要的条件,尤其是秋天的番薯藤,经过了整整一个夏天的暴晒,趴在地里的番薯藤已经没有了刚扦插下去的娇嫩,而是变得又老又韧,那种韧劲不是你说剁断就能剁断的,必须有着锋利的菜刀,才能很好剁了,况且番薯藤的量极其得多,在粮食紧张的年代,番薯就是比粮食稍微差点的硬通货,从早上的番薯粥,到中午的蒸番薯,再到晚上的焖番薯,只要你吃得下去,家里人都不会吝惜,吃饱了番薯,你的米饭就省了下来,但番薯吃多了,容易放屁,而且屁味极其得不敢恭维,尤其是孩子,孩子的胃口好,吃什么都香,所以吃番薯的主力军还是孩子。家里只要有地的,都会种上番薯,番薯不比水稻,水稻必须种在水田***薯则不一样,只要赶在端午前,农村所说的涨端午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南方的梅雨季节,把番薯扦插下去,就不用太多的管理,到了秋天就能收了。家里孩子多的,更需要番薯来充当粮食,也许番薯就能保住粮食,更多的是保住大人的面子,就不再到了开春就出去借粮食,这样的面子极其重要,甚至影响着一个家的家运。如果谁家每年都得出去借粮食的,村庄里谁家有粮没粮,大家心里清清楚楚,平时还好些,就是到了孩子说亲的时候嘴好的,不添言不添语,嘴快的就不一样了,碰到有自己家的亲戚或者家族里的,都会说声:他家里粮食紧张的,每年都得去借粮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