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家,住了个从陶宽家的村庄嫁过来的女儿,南方人称女儿都叫囡妮。嫁出去的囡妮,对于娘家来的人自然很是客气的,不会做人的囡妮做一家人的囡妮,会做人的囡妮做全地方的囡妮,这些囡妮自然对待自己的娘家人,很是客气的。在那个农耕时代,对于自然性灾害,谁都没有独立去抵抗的能力,只有结合有机的力量,才能完成。嫁出来的囡妮也牵挂着自己的娘家,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村庄里的人帮着自己的娘家人一把,再者,有些人还是嫁出来的囡妮的家族上的人,这就更需要去帮着他们。陶宽爷爷在村庄里还算个本分人,但由于年轻的时候,走的地方多,见识也广些,所以很多事处理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虽然陶宽爷爷没有做过生产队长,更没做过大队支书,但舍得帮助别人,所以在人缘上还是算中上的。现在,陶宽爷爷本不想去打扰这个自己村庄里嫁来的囡妮,但看着陶宽妈那眼神,陶宽爷爷狠下心来,还是踏进了自己村庄里嫁来的囡妮的家门。陶宽爷爷是那种不太愿意求人家的那一类人,陶宽爷爷知道,登天难,求人更难。在平常的时候,能不求人的时候,尽量不会求人,求了人,就给人添麻烦了,也给自己欠下了一份人情。关键还是自己要求人的东西比较金贵,对于一个有些余粮的人家来说还不是太大的事,就怕自己开口了,别人自己都吃不饱,你再去开口,就让别人为难了。陶宽爷爷典着脸皮,看着陶宽妈和陶磊的眼神,陶宽爷爷还是舍下了自己的脸面,决定去求人家一次,大不了自己回家,方便了给人家带点米过来。陶宽爷爷走进了这个从自己村庄里嫁过来的囡妮的家里,家里的大人都去做事了,留下的只是一些老人和孩子,都是隔壁村庄的,陶宽爷爷早年也走的地方多,人家也认得陶宽爷爷,看到陶宽爷爷进来,自然很热心得打招呼:你咋有空到我家来看看,陶宽爷爷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就直接提出了,想到你家分一碗稀饭,哪怕是米汤也行。这家的主人却没有太多的推辞,而是走到橱柜里拿了个碗,直接走到粥桶边上,舀了一碗冷粥,递给了陶宽爷爷,陶宽爷爷眼睛都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