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宽爹放到地上,自己弯腰把角落里的衣裤捡了起来,拿到了井台上去洗。有了这次的教训,陶宽爷爷自律了很多,每次换下来的衣裤,无论是多忙,无论是多晚,都会把自己的衣裤洗了,晾晒好,男人本来就没有女人那么心细,女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洗洗刷刷的习惯,洗的衣裤也就更干净了,陶宽爷爷虽然力气大,但总没有女人那样的先天性,加上又是晚上洗衣裤,就更难得洗得干净了。远看还行,但真要仔细看,就能看到衣裤上的污垢,油斑。况且那时候还没有洗衣粉和肥皂,所能用到的只是榨油过后的茶箍饼。即使是茶箍饼也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的,还是限量版的,茶箍饼是用来卖钱的,一家人能从生产队里分来很少的一二块。由于陶宽爷爷家里就自己和陶宽爹二人,衣裤也少些,相对来说,茶箍饼比起其他的人家来说,相对富裕些,可以在洗衣裤的时候不必太省着用罢了。从这次事过后,来给陶宽爷爷说和的人,陶宽爷爷就比以前态度坚决了许多,不再是沉默,而是直接得回复来说和的人,也不用说太多的理由,就一句话就可以回复了:娃还小。来说和的人也会再劝几句,人家即使来了也不会看轻你儿子的,会把陶宽爹当做是自己的孩子来看的,倒是陶宽爷爷却没有再多说一句,劝陶宽爷爷的人也就觉得无趣,就走了。懂陶宽爷爷的人会说:陶宽爷爷重感情,是个好男人,更是个好父亲。不懂陶宽爷爷的人则会嗤之以鼻:这个男人死心眼,没有太多的好下场,不同意也就罢了。如此这般,头几年还有人来说说,但说了几次,别人也就不来说和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慢慢得淡忘了陶宽爷爷单身的事,毕竟时间之箭没有回头,只有慢慢得远去,事情也就慢慢淡忘,陶宽爷爷自己也慢慢得静下心来,好好得照顾陶宽爹,爷俩过的日子平静而又飞快,不知不觉,陶宽爹也由原来的奶里奶气的孩子长成了儿童,由于陶宽爷爷对陶宽爹的潜心照顾,没有让陶宽爹做太多的事,陶宽爹也就成了附近几个村庄里皮肤好的娃,白皙而又有光泽,陶宽爷爷只有陶宽爹一个孩子,粮食是不会缺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