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殊途同归

作者:沙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学到的,算是民间流传比较高端但不算少见的一种技巧。

这个技巧在宗正卷上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非常不完整,也没有图示。他能把它复原算是开了挂,百里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两种方式。第一,我们采集了相关的字句,在数据库里进行比对搜索,查询有没有同类型的技术。第二,我们利用采集到的综合数据建模,进行运行……”百里启一边解释,一边他们刚才所做的事情重复了一遍。非常熟练,显然早就已经习惯解答客户的质疑了。

线条与数据组成的模型在软件里旋转、运行,最后完成成形。

陆存高在旁边看着,整个流程与结果与许问所做的完全一致,数据比例都没有差别!

“太好了……太厉害了……”他长吁一口气,感慨着道。

“这数据库里的数据是哪里来的?怎么能从一句话就得出这么多东西来?”他想了想,接着又问。

“哦,是我们收集建立的。有从文传会百工集里弄的,也有从其他渠道辗转收集起来的。我们自己搞了一套算法……”百里启说到专业问题就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地介绍起来。

但他说的这些东西连许问都听不太懂,班门的其他人更是一脸懵逼,像听天书一样。

“行了,总之现在验证完了,四合削是没问题的。前面那个十八巧比较麻烦,资料太少,我们把相关信息存进去了,等以后得到更多资料再说。”马玉山捅捅百里启让他闭嘴,笑着介绍说。

百工集是完全开放的数据资料,宗正卷之前连千工密录都不能收录,但现在马玉山说到收集资料存入信息,陆立海和陆存高,包括更远处的几个长老都闭上了嘴,什么话也没说。

四合削放在宗正卷里这么多年了,基本上就是废的,只有个名字存的,别的什么用处也没有。

现在稍一公开,就被从两个方向证实,更整理出了完整的流程,随时可以用于实操。

以后,这就是班门的新技术新技巧,能重新开始一代代传下去的!

现在“辨正”只是个开始,班门的技艺就已经扩容了,最极端的长老们也会在心里纠结:几百年的老规矩和眼前的实惠比起来,哪边更重要?

“不错,记录一下,咱们继续吧。”许问又盯着屏幕上的模型看了一会儿,笑着说。

“我来记!”陆立海非常主动地说,没一会儿,竟然找人搬来了一块白板。

立式白板,太大了,棚子里没地方可放,只能放到外面,正好搁在了鹰钩鼻的面前。

他眼睁睁地看着白板上用水性笔写上了“四合削”三个字,顶端的“许”字下面写了个正字,“传”字下面也写了个同样的字。

“四合削?是那个……”鹰钩鼻拉着陆立海问。

陆立海看他一眼,挣脱了他的手,什么也没说,转头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