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无梁殿与窑洞只是有些相似而已,窑洞本身是人居,规模比较小。
这横跨五十多米、纵越近四十米的大殿,本身也是窑洞没法比的。
柴火燃烧,发出噼哩啪啦的声音,火光摇曳,跳跃在卷轴的表面,跳跃在许问的身上和眼睛里。不知不觉中,他身边的地上已经被他画满了线条与符号,并不断向外扩展。
这是在夜晚的学习之后,大部分人这时候都已经睡着了,窝棚里发出此起彼伏的鼾声。
南华镇本来就在山缝里,离开南华,他们又再次进了山,走的全是山路。
因地制宜,他们夜晚在山间休息时盖的窝棚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有山洞的直接利用山洞,没洞的也会挖一个到半个,然后再在外面用藤或草或灌木枝盖起来,用以挡风。
他们不像许问他们三个一样去学了窑洞的挖掘与制作,纯粹就是路过看到,又自己想到,自然而然做成这样的。
许问回来看见的时候,也觉得很有意思。
这时一个山洞的草帘一动,一个人走了出来。
他睡眼惺忪,手按在裤带上,明显是出来起夜的。
结果他走了两步,一眼看见火堆旁边的许问,愣住了。
半夜起床,他没有带头巾,露出了比普通人短得多的头发。
他似乎想要靠过去,又有点不太好意思,就在原地站了半天,一直盯着许问看。
过了好一会儿,他不知咕哝了一句什么,悄悄走过去,往火堆里加了点柴,又拨了一下,让开始有些黯淡的火光变得更加明亮。
许问全身心沉浸在手上的建筑里,完全没留意周围的动静。
那人又站了一会儿,直到憋得实在受不了,才默默地走开,解完手,回去重新睡觉。
至于睡不睡得着,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许问也不至于熬个通宵,后半
夜他睡了近两个时辰,抹去了少许疲倦,再次神清气爽地上了路。
路上,他一边欣赏沿路的风景,一边跟西漠队同伴交流学习心得,脑子里还一心多用地思考着无梁殿的事情。
昨天后半夜,他又拿出了秦连楹的手札,与无梁殿卷轴对照着看。
被引去跟罗大见面之前,许问一直在学习手札上的内容。
手札是根据秦连楹从学徒成为工匠的年份来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秦连楹进入京营府前,就因役来往过多地,见过许多不同的建筑。
他不是个保守的人,这些见闻也不时体现在他手札的记录里。
秦连楹主要擅长的门类就是泥水砖石,许问后来才发现,其实他手札里也有关于窑洞的内容,还提过一两句无梁殿。
不过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