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对此事进行评核的是来自京城的一个团队,出于避嫌,阎箕并没有打听,只知道是由工部牵头,内物阁、京营府和梓义公所三方面共同组建起来的。
梓义公所其实是民间组织,但他们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地官方化,配合工部组织工匠,做了很多事情。在许问看来,它大概有一点工会的感觉。
这次参与竞争的几支队伍里也有梓义公所的,相当于是工部直属的民间工匠,组织性可能差一点,但很多人都有各自的绝活,不可小觑。
说完,阎箕交给他一本册子,里面是这次参与竞争的五支队伍各自的资料,是他派人收集来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最根本的还是壮大自己的实力,做好自己的那部分工作。
“您本来是想让我带着月龄队去竞争的吧?现在换了这支新队,您就不担心吗?”许问接过册子,突然问道。
“时则命也。我本来的确是那样打算的,但是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变化,那就只有接受。总之,这也是你自己的一次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阎箕扬了扬眉毛说。
他的态度跟几天前相比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像没那么紧迫了。
而且他眉毛轻扬,心情似乎非常之好,就像有什么困扰他已久的事情有了进展一样。
“有什么好事?”许问忍不住问。
“有!”阎箕笑了起来,也不介意跟他说,“之前我们一直在民间收集三合土的良方,要求能够批量大规模生产,现在有人提交了非常适用的结果,正在进行验证。”
许问的脸色微微一变。
三合土良方?
那不就是陆问乡说的那事吗?
也就是他们现在正在研发的水泥?
原来是内物阁征集的啊……说起来倒也不奇怪。
现在有了进展,有了适用的结果?
那不就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进度还比他们快了一步?
不过,许问很快又放松了下来。
他手上的可是经过了上百年验证与改进的成熟结果,他自信它的竞争力不会输给任何人!
现在石灰回转窑方才建成,还没有出结果,许问也就没跟阎箕说。
阎箕心里很高兴,对许问说起了另一件事。
这次征集三合土方子的事情,是由上次许问见过的那个欧阳度主持的。
欧阳度是内物阁的监事,专事石料生土项目,论地位还在阎箕上面。
阎箕离开京城之前,他们就在研究三合土良方的事情,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最后迫不得已向民间征集,想要汲取更多的智慧。
其实民间有很多隐世高人,专心研究,无心将自己的技艺奉献给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