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1面石墙

作者:沙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辩罢了。

宣讲完规则,荆南海道:“那就开始吧,以年龄排序,先去刘万阁刘大师那里。”

“那就先献丑了。”刘万阁仿佛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发言,眉头展开,笑吟吟地说。

一行人来到红土场最靠西的位置,刘万阁作品的所在地。

东西被麻布遮着,此时光线有点晦暗,更加看不清楚。

许问眯起眼睛,好奇地看着,只能看出这东西七尺半高,四丈宽,厚度仿佛有些曲折,不太好判断。

荆南海示意了一下,几名兵吏上前,解开地上铜扣,掀开布幅。

此时天色已经比之前稍微亮了一点,薄薄的晨光晒在布幅下面的物体上,许问清晰地听见,周围传来许多道吸气声。

而此时,他也无暇去看其他人的表情,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住了。

是的,一堵墙,无疑也能被称之为一个建筑。

这是一面石墙,曲折向前,看上去有点像一面折扇。

“扇面”一共十二幅,每幅上都布满雕刻,整面石墙就是一幅巨大的石雕作品。

主审们走上前去,其他三名参选者也情不自禁地跟了上去,仔细看石墙雕刻的细节,只有许问没有马上动,而是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它的整体。

天光洒落在石墙上,明暗交错。十米长墙,带给人强大的压迫感与震撼感。

然而许问首先感觉到的,是和谐。

这石墙高两米五,算上弯折的部分的话,长度约有二十米。

也就是说,十二面墙壁,每面的宽度约为一米六,呈长方形。

墙壁表面布满精美石雕,远远看着就能感受到惊人的细致度,这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

但它看上去就是那么统一,那么和谐,整座石墙就是一个整体。

它给人的震撼感,很大程度也是由这个而来的。

许问远远欣赏了一会儿,然后才走上前去细看。

果然,就跟他想的一样,十二面墙壁每面上雕刻的内容都不一样,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这整体感,究竟是从何而来?

石墙上的雕刻其实也是一个系列,每四幅是一个地区,画出了大周东南西北四个区域不同的风俗民情。

工匠服役会被分去各个地方,刘万阁这些弟子虽然都是他教出来的,但服役的地方很多时候也不在一处。而借着这个机会,他们走去了大江南北,看到了各地不同的风情。

现在,他们就把看到的一些东西画出来,刻到了这面墙上。

这都是一些小故事小场景,有少女用帘子掩着脸,从窗户后面偷看楼下的卖油郎;有樵夫背着柴火,一步步往山下走着;有书生坐在船上,与友人饮酒作乐,旁边还有一条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