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刘佳儿定婚姻亲上加亲谒长辈忆往事心系祖田

作者:渔夫愚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伯伯在照看着洗好的藕。李舜成不顾刘金殷的劝告和阻拦执意挑起一担藕去河边洗,李禹成也跟了去。他曾经设想每天吃两节藕,吃上半年,现在看来设想刨汤了。

刘金殷告诉李昭福:“也有要连泥巴一起买的,这样放到过年藕不会起黑斑。那样的话每斤便宜两块钱。”李昭福问:“今天能卖完吗?”“应该没问题。”趁着这空当,李昭福带着刘佳儿到附近转了转。

李昭福好多年没来过这了,路生得很,没敢走得太远,给刘佳儿买了一些东西,就回到了原处。这时李舜成他们洗藕回来了。李昭福从刘金殷那里问得了药材集市的方向,准备离开,刘金殷叫住了他,说道:“你有个叔叔,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就在集市东门门口,进去两三个铺面就到。招牌上有个‘兆’字。”

离开时,李舜成要刘金殷和刘伟不要吃带过来的饭,等会一起去那家馆子吃,刘金殷笑着说道:“要是吃饭花的钱比卖藕的挣的钱还多些,那不是亏了、白做了吗!这两天为这些藕好些人受了累,挨了冻不能糟蹋了。”

在跟着李昭福找亲戚的路上,李舜成回想着刚才刘金殷的话,他想找到这话的逻辑起点,想通这话的道理,他没能做到。

李昭福有两个叔叔在广桥,二叔和满叔。李昭福按照刘金殷的话,问了人,找到了具体方位。见一个瘦小老人坐在店铺门口,觉得有几分熟悉,就上前打问,果然是李昭福的二叔。李昭福自报家门,又把李舜成、李禹成叫过去叫“叔爹爹”。老人很意外,有些窘迫,不知道怎么搞才好。这时,屋里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向老人问清李昭福是自家什么人后,连忙称李昭福为“哥哥”,把李昭福拉进了里屋。

李舜成领着李禹成、刘佳儿,给称为“安婶婶”的中年妇女行了礼,然后从提包中拿出两包苏式点心,说道:“也没什么孝敬的,前不久从外面带回来几样点心,不成敬意。”安婶婶接过点心,放到柜子里边,说道:“这日本人真是狠毒,在的时候遭了罪不说,到现在都回不了阳、救不了逆,过年都没有什么东西吃。好在我娘家种了几棵葵花树。”说着从一个大青花瓷坛中抓出几把葵花籽来,用碗装着放在李昭福旁边的桌子上。又把煤炉的门打开,放上水壶烧水。

李昭福一边跟二叔说话,一边把刘佳儿的脚从棉鞋里抽出来,放在手上搓着,又把包脚布展开,让李禹成拿着,靠拢炉子烤干、烤热。

二叔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爷过去几年了?”“快二十年了。”“你娘呢?现在在哪里?”“也过了,今年六月的事。”“没给我们来个信?”“日本人还冇走。”“哦!”二叔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就知道他们待不得好久。也算是遇上了,也就这么回事,不算什么。”李昭福说道:“我们那里死了好多人。”“不要紧,不要好久就会和以前一样的,不要好久。”

这时从阁楼下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是安婶婶的女儿,李舜成的族妹。李舜成拿出一个小圆镜来给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