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房休息,躺下不久就睡着了。
李舜成醒来时,房间里已经很暗了。他摸索起床,穿好衣服,到了外间才知道,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胡亮拿着一个大碗装着饭和菜,上面再扣上一个碗,用网袋提着走出来。碰到正要走出房门的李舜成,喊了一声“大少爷!”李舜成知道他这是给他妈妈送饭,以前就是这样:胡亮要是不回去吃饭,就带碗饭回去,这样,他妈妈一天的饭食也就够了。
刚才夹菜的时候,胡亮说他妈妈的牙不好,野猪肉就不夹了。刘娭毑打了他一筷子头,没说什么,硬夹了两块放在碗里。
在这几个婆婆姥姥中刘娭毑最明事理,说话有分量。她几次跟李舜成讲:“你爷还年轻,应该还可以找一个。刘爹跟他讲过,他冇松口,这话只怕只有你讲才能够起作用。”在那个寡妇不改嫁的年代,李昭福要找也只能找小姑娘。他对此不感兴趣,他认为那样的事情只有大财主才做,李昭福自己还不是大财主。
李舜成来到中堂,李昭福回来了,挖池塘的人也洗干净脚手,坐了过来。李舜成见过父亲,然后给屋子里的所有男人进了一支烟,有的抽上了,有的夹在耳朵上。李禹成过来给哥哥鞠了一躬,搞得李舜成有点不适应。李昭福笑着说道:“来了新老师,开了新课程。问他新课程里面有什么?他就跟你鞠一躬。要是这样,我也会教。”
曹长庚说道:“二锁的娃,快五岁了,过两年也让他上学。”李昭福说道:“要得,要得!都上学,男娃女娃都上,又不是供不起。”王友才说道:“读书要有学名,叫二毛几,可上不了学堂。”曹长庚道:“那好,今天大少爷也回来了,大家高兴。昭福老爷!请您给我家二毛几起个名。”“不是叫二毛几吗,还要起名?”“起个学名。”“舜成!你给起一个。”李舜成想了想说道:“打败了日本鬼子,现在我们的日子好了,越来越红火,就叫永红,怎么样?”“永远红火,要得!”李昭福说道,“曹爹!我看要得。”“要得,要得!”曹长庚连声说道。
晚上吃饭长辈一桌,小辈一桌,女眷一桌吃开了,也有没上桌的,端着碗四处游走着。上桌有:李昭福、刘四二、魏保国、王友才、曹长庚、贺贵芳、胡亮和刘金殷;下桌有:刘金满、李舜成、魏长安、魏长定、曹二锁、王荣芳、王荣庆和李禹成。女眷桌,刘娭毑没上桌,魏长安的老婆宋红丽、王荣庆的老婆郑薇薇、王毓英坐上了桌自顾自吃饭。而魏保国的老伴柯氏、刘伟的妈妈颜香香边吃边照顾着几个半大的孩子。女眷桌随便坐,也没有个座次规矩。
席上,李昭福说了一段话,他说道:“这冬月就快过完了,年也近了,该完成的事也要尽快收尾,好神过一个舒心年、安心年。去年的年过得热闹,不过有点勉强,当时,刚赶走了日本鬼子,没有什么东西,年猪都没杀。今年不同,虽说物价长得快,我们都吃自己土里长出来的东西,也就没多少感觉。刘家和魏家人多,要杀两头猪,好呀,杀吧!做风吹肉也好,做腊肉也行,明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