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压迫。我支持你……”“等等!不是,这张顺生怎么搞的。我问过他,他说,这婚烟法没什么好的,就两点:一是,不到二十岁不让结婚;一是,寡妇可以改嫁。你说这人,念了那么多的报纸,这思想还在原地踏步踏。他为什么不说自由登记结婚?明白了,他老婆比他大十岁,是童养媳到他家的。这人真是,心里怎么这样阴暗。王队长!”
唐三赖停了停,继续说道:“你说的这个,我坚决拥护,就是还有一点。”“你说。”“要是既自由登记结婚,又通过王友才同意,不更好吗?我在这里当乡长,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出格。”“那是,你这想法很对。可是,他哪里肯同意呢!那天他骂我,比我以前学校的教导主任骂得都狠,说我只看到张丰凯穷,看不到张丰凯的坏。你说,我那是在帮助他提到思想觉悟,促使他向贫雇农看齐,这是有好处的呀。不是亲戚我还不找他要稻草呢,就几根稻草而已。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等王友晟的情绪稍微稳定了,唐三赖说道:“说到王毓英同志的父亲,他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他以前也是穷人,受苦人。别看他现在比一般穷人好些,那是用人命换来的。你不知道,他妹妹,也就是王毓英的姑姑给东乡的一个老爷做小,才得了一笔钱,买了几亩田,一家人的日子才好过了些。”“你说的这个情况,我知道,亲戚中间早就有议论。他入贫协这个事,我也跟你透个底吧,我在金家台贫协的会议上提出过,贫协的人不同意,连入预备组都不同意。我这样做也是出于对王毓英同志的关心,和你刚才说的想法一样。你要知道,我们共产-党人说话办事是很讲道理的。”
唐三赖知道这话难说真假,但还是满怀感激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呀,我们还以为是你不同意呢,这就好办了。他们,金家台的那些贫雇农,都说什么了。知道了我们也好想想办法,能改的我们就改。”“他们说,同意了王友才,那就得同意曹长庚和魏保国两家人加入。这两家比王友才都穷,这样一来,金家台那一片,就只剩下李昭福和刘金殷两家不是贫协的了,上磨山坳的都不同意。”“这也好办,先让曹家成为贫协正式成员,然后,再让魏家和王家进入预备组。”“魏家已经在预备组了。”“是吧!这样,王叔进了预备组,不会有大问题了呀!”“下次我再提一提这事,估计把握不大。”“只要你亲自提这事就好,你一提就有一半的把握。”唐三赖松了一口气说道:“那真感谢您了,我替王毓英谢谢您。她爷要是进了预备组,将来划成分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王友晟不喜欢听别人恭维的话,转换话题,问道:“王友才是不是说了什么话,你和毓英的事?”“没有。就算我和王毓英不成,那人情不还在嘛。不过这个事情成了,还是会对我和她的事有好处的。如果真因为这事,我和毓英的事成了,那我岂不是要感谢您两次。”“话也不能这样说。”“不是感谢两次,是在我家的两件大事上都得感谢您。”“我也不图感谢。”
王友晟想再次转变话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