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作者:天龙李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e.”“请问您是这儿的院士吗?”“yes.我是撒切尔夫人。”“啊……撒切尔夫人,您好!您怎么会在这儿当院士?”“二千多年前我做首相,是铁娘子,是在那个人类三维世界发生的事。我在24堂课多维世界,这个世界里,就是一名瑞典欧洲皇家科学院院士。”“那么我在人类三维世界是当官的、经商的,现在24堂课多维世界,我是?”撒切尔夫人嘴角上扬,“你不知道?你就是《建言有之》的人类探索者。”“对,我是探索者。”日庆恍然大悟:“今下午在办公室,院长不也提到这本书吗?!”他心血来潮,饭也不吃了,连声:“谢谢、谢谢”,跑回201房,从行囊里翻出老爸留下的手抄本《建言有之》,又一次边阅读边思考书上所列的问题,忘却时空、忘却一切,听不见蝉鸣、看不见飞蛾扑火。

天黑将夜,不知又有多少辛酸,被风吹进了无声的夜里。已是20点30分,蝉鸣止,天热,没有空调、风扇,201房没有,整幢木楼都没有。日庆搬出木凳坐到过道上,背靠木墙,静夜思,终于悟出了自己的使命------做人类探索者,这也是自己追求想要过的第三种人生生活。黎日庆狂喜,比以前赚1亿元还高兴,对着习习凉风呐喊:“用思想、思维和行动,改变自己、改变态度、改变世界!这就是人类探索者要干的,原来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探索的第三种人生!”住在201房的人类探索者开始进入角色、找到状态感觉,又一个宇宙真理被发掘出来:光的方向、速度是变化的,时间的速度、计量也是变化的,罗马帝国时的一个人活了60岁,与现今一个人活了60岁,这两个“60岁”包含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都是有误差的!

1960~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公元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此“秒”的定义一直维持至今。“秒”是人发明的,由秒构成的分钟、小时、天、月、年,这些时间的概念,当然也是人造的。由于光速是变化的,此年非彼年。时间,是人给自己设计的一个框框,宇宙、自然、生命本无“秒”、本无时间。地球上的人,一直在和“光”过日子------在光中诞生,在光中成长,在光中湮灭,一直在光中能量转化。

这个真理等了几千年------这个呐喊声被风吹进了夜里,夜把呐喊转换成彷徨,用1秒传播到月亮,月亮再花8分钟发送到太阳,太阳又通过虫洞、黑洞,用黑子耀斑发射给元宇宙,元宇宙发送到二次元宇宙、三次元、多元宇宙,多元宇宙又还原为一奇点,藏在人类探索者的潜意识里,脑海里、心里的奇点爆发,循环生出元宇宙……这一切都在暗物质的监督下发生。“哈哈,洒家明白了!”这个真理翌日即被钉在瑞典欧洲皇家科学院金色大厅的笑墙上,黎日庆成为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